散文吧首页会员中心注册本站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有声读物 > 课文朗诵 >
课文朗诵文章列表
  • 范进中举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 相公,我...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1708人读过
  • 杨修之死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1633人读过
  • 智取生辰纲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上趱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1368人读过
  •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255人读过
  • 谈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644人读过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自”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703人读过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264人读过
  • 心声

    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坐在窗口的京京稍稍一侧脸,就看见了背着书包往校门口走的同学们。大家都下课,就是他们班还不下课。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 “ 李京京!注意力集中...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735人读过
  • 我的叔叔于勒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1230人读过
  • 孤独之旅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一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754人读过
  • 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594人读过
  •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566人读过
  • 致女儿的信

    亲爱的女儿: 您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 今天你整整十四岁了。您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您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做一个幸...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644人读过
  • 年月日

    1955年1月26日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梳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89人读过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589人读过
  • 年月日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 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58人读过
  • 纪念伏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 2009-05-22 共641人读过
  • 列夫·托尔斯泰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 2009-05-22 共2441人读过
  •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 2009-05-22 共863人读过
  • 俗世奇人

    刷 子 李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
    录入:散文吧 所属栏目:初中二年级语文下册 2009-05-22 共2982人读过
编辑推荐的课文朗诵
最新发布的课文朗诵
课文朗诵阅读榜
诗歌大全 散文精选 散文诗精选 爱情散文 经典散文 优美散文 情感散文 抒情散文 精美散文 伤感散文 诗歌散文 心情散文 短篇散文 叙事散文 写景散文 现代散文 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