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首页会员中心注册本站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古曲 > 佛教音乐 >

唵嘛呢叭咪吽 梵唱佛乐




类别:中国古典音乐/佛教音乐
演奏者:
音乐格式:WMA在线欣赏+MP3下载
唵嘛呢叭咪吽简介:

六字真言:藏传佛教名词,汉语音译为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是“如意宝啊,莲花呦!”这一感叹语句。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大明六字的梵文读音为Om Mani Padme Hum,是观音大士的名号。具体解释是: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白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指观世音大士之悲心,令所有愿求都能如意得成;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指观世音大士如莲花一般清净不染与其清净智。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

“吘”,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的手印及咒语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测。我们常常听到观音的咒(唵嘛呢叭咪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读音,令人混淆。

持诵“唵”字能减除天界众生之痛苦;天界的众生得享长寿及福乐,故少会想及死亡及未来生之事情。在命终前,他们身体会失退光泽、体生臭味、遭其友人遗弃而生极大的痛苦。在念诵这一个音节时,修持的人会想及天界众生的痛苦而发心令他们离苦。

持诵“嘛”字能减除修罗道众生的痛苦;他们心中充满瞋恨之念,对天界之种种享乐十分妒忌而常常与天界众生交战,每每落败而遍体鳞伤。在念至“嘛”字时,修行人会念及这些众生的痛苦而回向他们减少痛苦及瞋念。

持诵“呢”时,能减除人间之痛苦与不幸;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还有其他的种种天灾人祸等等灾难困境。在念至“呢”这个音时,修行的人念及人间之痛苦而生出悲心,把功德回向予人间众生以减少痛苦。

持诵“叭”的时候,能净除畜牲道的生命,减除畜牲之五种痛苦:互啖伤害、愚痴无明、寒热痛苦、饥渴痛苦及受人劳役等痛苦。

持诵“咪”时,能除饿鬼道的众生之痛苦;生于饿鬼道的众生遭受寒、热、畏惧及疲累之苦,同时,因为他们的不善业力感召,终生不得饮食而常受饥渴之痛苦煎熬。诵念“咪”字时,修行人会念及饿鬼道之痛苦而生起悲心,把功德回向祈望它们痛苦得除。

持诵“吽”时,能减退地狱道众生之痛苦;生於地狱的众生,因其极重恶业力因感召地狱中之种种痛苦,如幻见烈火焚身、寒冰刺骨、山崩地裂、种种鬼差迫害等等,痛苦莫名,不能得脱。故此在诵至咒中“吽”字时,修行人想及地狱众生之苦而把功德回向愿其离苦得乐。

持诵观音大士六字真言,由于观音大士之愿力及加持,能减除六道轮回众生之痛苦。但在修行者之角度来说,这也是个人对六道生出体验而训练对一切生命施以慈悲心的一种修持。故此,持诵此咒对个人乃至所有生命都带来无尽之广大利益。有些人以为咒语必须由一位上师所口传,这个观点普遍上完全正确,但观音咒在印、藏等地极为普遍,一般人都日夜念诵,对上师口传授权之规定方面显得较为松懈一点,不同於其他的咒语。

在西藏,藏胞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着的时候不断地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可以说,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其他时间他们都尽量念经。所念的经种类很多,但念得最多的还是六字真言。

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的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门!”还有的藏医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下载说明:请注册会员后下载!如果疑问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上一篇:佛上殿 佛教音乐
下一篇:大慈大悲观世音 佛乐欣赏
发表评论
严禁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古筝曲 道教音乐 佛教音乐 民乐合奏 中国戏曲 中国民歌 影视音乐 特色乐器 广东音乐 中国南音 故事音乐 配乐诗朗诵 古诗词歌曲 马头琴曲 江南丝竹 笛子曲 二胡曲 古琴曲 葫芦丝曲 琵琶曲 扬琴曲 箫曲 吹打乐 埙曲 唢呐曲 笙曲 巴乌 其它音乐
诗歌大全 散文精选 散文诗精选 爱情散文 经典散文 优美散文 情感散文 抒情散文 精美散文 伤感散文 诗歌散文 心情散文 短篇散文 叙事散文 写景散文 现代散文 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