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活动场面的的作文
第1篇:词语积累(2)
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不屑一顾 大模大样 锋芒毕露 高高在上 孤行已见 顾盼自雄 好为人师 呼幺喝六 骄兵必败 骄傲自满 矜功自伐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 马耳东风 旁若无人 器小易盈 煞有介事 舍我其谁 盛气凌人 恃才傲物 忘其所以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扬长而去 自命不凡 不因人热 大摇大摆 咄咄逼人 倔强倨傲 桀骜不驯 富贵骄人 高视阔步 目指气使 气焰熏天 轻世傲物 神气活现 心高气傲 颐指气使 趾高气扬 欢天喜地 普天同庆 振奋人心 喜出望外 心情舒畅 开开心心 和颜悦色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和颜悦色 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腼颜人世 无地自容
描写活动场面的词语:风驰电掣 脚底生风 箭步如飞 离弓之箭 昂首阔步 大鹏展翅 腾空而起 力拔山兮 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 奋勇争先 争分夺秒 大汗淋漓 汗流浃背 群情激昂 振奋人心 欢欣雀跃 轰轰烈烈 欢呼雀跃 欢喜若狂 欢声雷动 欢天喜地 人山人海 接踵而至 数不胜数 鸦雀无声 震天动地 惊天动地、惊心动魄 奋勇杀敌 前赴后继 震耳欲聋 奋不顾身 地动山摇 火光冲天 鼓声震天 丢盔弃甲 势不可挡 锐不可当 热血沸腾 心惊胆寒
描写悲痛的词语:伤心欲绝 怆地呼天 椎心泣血 捶胸顿足 悼心失图 顿足捶胸 肝胆欲碎 黄垆之痛 鸡骨支床 藉草枕块 疚心疾首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痛不欲生 血泪盈襟 肝肠寸断 爱别离苦 剥床及肤 剥肤之痛 不堪回首 创巨痛深 摧心剖肝 回肠九转 交臂历指 叫苦连天 九回肠断 苦不堪言 苦难深重 乱箭攒心 七死八活 切肤之痛 心如刀割 心如刀绞
描写愤怒的词语:暴跳如雷 勃然大怒 勃然变色 大发雷霆 发指眦裂 怫然作色 火冒三丈 疾言厉色 刻骨仇很 令人发指 恼羞成怒 怒火中烧 怒形于色 怒目而视 怒目切齿 怒不可遏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七窍生烟 气冲牛斗 人神共愤 盱衡厉色 揎拳捋袖 一朝之忿 义愤填膺 喑恶叱咤
第2篇:记一次课外活动
记一次课外活动记一次课外活动昨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一夜。今天早晨,出门一看,整个变成了一个粉状玉砌的世界。皑皑白雪脚踩上去软绵绵的,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正是我们打雪仗的好机会呀!来到学校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计划着如何在雪地里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到了,几个大一点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把全班同学迅速组织起来,整装出发去作战。列队来到操场后,我们以男女同学两帮驻扎在操场的南北两侧,准备作战。战斗终于开始了,我们女同学分成两组,一前一后,前方进攻,后方备战制造雪球。我和进攻的同学用尽全身力气向对方掷雪球,他们毫不示弱,利用有利地势进行反击,我们真还有点儿招架不住了。这时,有一个同伴说前面的同学向四周散开,给他们一个迷惑。男同学们以为我们要“临阵脱逃”,一个劲地向前冲。虽然我们的脸上、身上多处被击中,但是大家却心里明白,他们上当了。我们趁着混乱之机,部分领头的已拿着雪球绕到了男同学的后方。他们还蒙在鼓里只管往前冲,哪知道我们已经出其不意地占据了他们的有利阵地。这时我们一举拿起雪球,用力向男同学们的后背、屁股投了过去,打得他们呀呀直叫。就在他们发愣时小芳抓起一团雪,冷不防塞进瘦猴子张成福的脖子里,只见他被冻得呲牙咧嘴,摇头晃脑,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对面的女同学也冲了过来,雨点似的“炮弹”向男生射去,搞得对方晕头转向,不知道朝哪边打才好,那狼狈样别提有多难看了。王刚的眼镜被打下了鼻梁,活像一个“汉奸”,就连少言寡语的李晓斌,指着满身的雪风趣的说:“看本人像不像圣诞老人?”他的话又引得我们捧腹大笑。看来,男同学终于抵不住我们女同学的两面夹击了,只得举起双手,宣告失败。此时,整个操场上同学们欢呼雀跃,个个笑逐颜开,好像老天也被这热闹的场面感动了,从空中飘落下朵朵晶莹的雪花。辅导教师点评:这篇作文通过一场游戏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可爱,抓住了活动中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孩子们的聪明、机灵,善于动脑,敢于取胜,儿童好玩的心理。辅导教师:蒋汉武马金莲
第3篇:记一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叮铃铃——”,课外活动的铃声一响,同学们愉快的走出了教室,顿时,寂静的校园沸腾起来了。沙坑前,几个同学在跳远。只见一位同学像是饥饿的老虎看见了一顿美餐一样,猛地一跳,差点跳出了沙坑,让旁边的几位同学看得目瞪口呆。乒乓球室里,校代表队的运动员正在你拼我杀,激烈争夺。只见吴昊一个吊杀,打得对手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可是吴昊万万没有料到对方用几个弧圈球逆转了局势,终于吴昊因为抵挡不住对手的猛攻而败下阵来,期待着这场胜利的同学们,像是被抽干了水分一样,无精打采的低着头。操场中央,一场拔河比赛正在进行,双方势均力敌,操场两旁的啦啦队拼命地喊着:“加油!加油……”这声音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又像是一管兴奋剂,注入双方队员的体内,他们手中的绳子像是要断成两截似的,中间的红布绳好像凝结着队员们的鲜血一样,是队员们全部的希望,他们都想把红布绳拽到自己的那一面。音乐室里,学校“小红花”宣传队正在排练节目,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她们有的在模仿赵本山说小品,有的在模仿宋丹丹的表情,有的在组织乐队演奏音乐,不时从她们的乐器右传来朗朗的音乐声…….这一次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 简评:围绕中心选材,场面描写有详有略,精彩纷呈!
第4篇:记一次千姿百“笑”的活动
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六(5)班 曾鹏芳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在生活中,只要多笑,便能让你健康长寿。笑,像调味料,充满了酸甜苦辣;笑,像一位魔术师,让你在笑中体验生活的快乐;笑,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你的脸上绽放……说到“笑”,还要从一次有趣的活动说起。
“哈哈哈……”笑声阵阵从教室里传出,如果你听到的话,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笑声走进教室。活动一开始,老师让我们说说有关“笑”的词语,同学们每个人说起“笑”,都振振有词。瞧,黑板都快成了“笑”的海洋了。
“笑”的词语说完后,该是同学们展现自我的时候了。从男生和女生中各选出四个人组成一组,上台表演“笑”。也许有的同学是初次上台表演,未免有些羞涩。因此,上台谁都不敢先“笑”。
结果,还是落落大方的卢美兰先表演了。她把手放在肚子上,身子往前一倾,嘴上便露出了笑容,随后又哈哈大笑起来。看她如此的狂笑,也许是她昨晚做了一个搞笑的梦吧!梦见自己放学后,回到家,却无意中发现自己家里多了一只可爱的沙皮狗,由于她看狗看得太入神,没注意门槛,便摔了个“狗啃泥”。看她那搞笑的样子。也莫名其妙地跟着笑了起来。
接着,该到我们班的小“宋丹丹”――寇婉云上场了。婉云一上场便是喜笑颜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她便伸出手来指向美兰,斜着眼,从鼻子里发出“哼哼”的声音,眼里透露出嘲笑的目光,皮笑肉不笑的样子,顿时,同学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小“宋丹丹”,不用说她把嘲笑表演得栩栩如生。顿时,寇婉云便成同学们观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同学们赞许的掌声。
该是男生表演了,四个男生看到我们女生的精彩表演,可能害怕了吧!上了台,每个人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在老师的鼓励下,胖乎乎的小“赵本山”在男生中诞生了!他上台之后,就做了热身运动,他踢踢脚、耸耸肩、扭扭腰……这些滑稽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表演艺术‘笑口常开,笑死活该’。”他高兴地说。说着,只见他仰着头,眼睛盯着天花板,把两手叉在腰上,便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只听“啪”的 一声,他躺在地上,真应了他所表演的词句。这就是小“赵本山”――林泓毅。接着几个男生的表演是狂笑、掩口而笑、眉开眼笑。虽不很精彩,却因太夸张了,同样引得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表演结束了,大家一致认同小“宋丹丹”是寇婉云,小“赵本山”是林泓毅。他们的出色表演不仅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且让我们体验到了“此笑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笑。”
真可谓“一笑解千愁”,你的笑声,可以给你带来欢乐,使你健康长寿。愿大家脸上天天挂着最灿烂的笑容。
评:周昱同学所以能把这次活动写得那么生动、感人。一是她能按“说笑的词语”、“表演笑”、“想象笑”、“明白了笑”的顺序记叙。二是把场面描写跟人物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声有色。由此看来,练好记叙和描写的基本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指导老师:王双季
第5篇:作文方法——怎样写人
作文方法——怎样写人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网 整理)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范例 妈妈的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 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老师点评 《妈妈的手》作者写妈妈的勤劳品质,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就“勤劳”写“勤劳”,而是选择一个侧面,从“手”的角度,具体而集中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特点:吃的,是妈妈这双手做好;穿的,是妈妈这双手缝成;温暖,是妈妈这双手送来;懒惰,是妈妈这双手驱走……,由于作者巧妙地选择“妈妈的手”这个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而文章中“我”对妈妈无限敬爱之情就表现得非常充分。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老师点评 《我的语文老师》中,作者对两次作文课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反映出了陈老师生动的教学风格,写作文象画画一样;我们写人,反映一个人的特征,应该巧妙的选择角度,作者就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 小小音乐家 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了。告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 有一次,我跟赵梦雪去找张梦瑶玩,梦瑶正在练习拉二胡。她说:“你们来当小听众,听我演奏二胡,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她左手拨弦,右手拉弓,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她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张梦瑶拉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艺术节文艺汇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张梦瑶送冰淇淋。她说:“你吃吧,我没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梦瑶说:“梦瑶,祝你成功!”她忙说:“谢谢。”轮到梦瑶上场了,她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坐到椅子上,忘情地演奏起一首曲子——《光明行》。她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仿佛回到了抗战的岁月,跟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i”,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她的出色演奏表示祝贺。 几天之后,老师宣布,张梦瑶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梦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自己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为此,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啊,张梦瑶,我佩服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网 整理) 老师点评 开头点题,中间叙写苦练情景和参赛场面,最后回应文题。一个小学五年级同学能写出这样布局合理、语句流畅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这篇习作还说明,要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就必须潜心钻研,刻苦练习。
第6篇:快乐的立夏节
“加油!加油!”咦,是哪个班这么热闹呀?原来是二⑶班在举行碰蛋活动呀!今天是立夏节呀!同学们都带了茶叶蛋。我的蛋个头可大了,一头尖,一头扁,我的蛋是棕红色的。我先和金琼菲比,我们紧紧握住蛋,咔嚓一声,她的蛋碎了。接着,我和陈锦瑛碰蛋,我俩紧紧握住茶叶蛋猛得一砸,叭的一声,陈锦瑛的蛋碎了,我说:“你服不服呀?”“哼,不服!”她不甘示弱地说,她又拿出一个蛋来和我比,紧紧地握住茶叶蛋,使劲向对方挤去,她的蛋又破碎了。“耶,我又赢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她还是不服输,那来吧!她又那出一个蛋来和我比,我们碰呀碰,哎呀!我的蛋碎了,我认输了。最后,到了选“蛋王”的时刻了,金佳骏和王文婕比,叭,金佳骏的蛋碎了……柴老师也拿出一个蛋和胡庆林比,他们小心翼翼地钻,柴老师赢了。原来,老师那个蛋是金琼菲给老师的,我想:现在的金琼菲很后悔莫及吧。今天的立夏节真有趣呀!下次还能举行就好了。
名师点评:小作者的立夏过的还真有趣,以后想起来也会很难忘的吧。小作者的作文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情节叙述的也很有感染力。不过,小作者要注意情节叙述要简洁明了,不要有过多的无关紧要的话,具体体现在:第二段的关于整个碰蛋场面的描写,“我先和金琼菲比”、“接着,我和陈锦瑛比”等等这样的描写,过多的关于比赛的具体对象的描写会显得文章不够简洁,有点繁复,如果能注意一下这个方面就会很好了,加油!
(快乐学堂特聘教师:应老师) 2011-5-16 15:02:08
第7篇:小说写作技巧
不少人想写小说,但找不对路子,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还有一些人动辄万把字,但一篇也发表不出去。学习微型小说对创作来说是一条“终南捷径”。阿•托尔斯泰(苏)说:“小小说, 这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这种作用出自于微型小说自身。 微型小说优越简便,篇幅短,费时少,易掌握,可多写,发表园地多。较快地发表一篇千字小说,对初学者的鼓舞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初学者避免步入只是想用鸿篇巨制来一鸣惊人的歧途,以此为起点, 向着远大目标走去。
微型小说,应当说是一种新型文体。 我国文坛八十年代兴起微型小说。一是读者多。读者面广,各阶层都有。二是作者多。业余作者遍及全国,著名作家也大都试作,如王蒙、丛维熙、冯骥才等。三是园地多。各级各类报纸刊物大都发表微型小说, 各种征文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四是文学理论界开展了讨论,同时引起国外文学界的关注。微型小说兴起的原因首先是时代需要。 现代化建设加快了生活节奏,读者要求阅读短文,这就出现相应的文学形式。 其次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短篇小说越写越长,作为对“长”的针砭,出现开拓新文学领域的“微型小说热”。 微型小说终于成为文学理论及写作理论开始涉及的新型文学体裁。不过, 微型小说在古代已有雏形。如《战国策》中的一些片断,如魏晋志人小品和明清笔记小说。特别是《聊斋志异》,共490多篇,最长的4千多字,500字以下140多篇。但其艺术价值却使蒲松龄与曹雪芹、施耐庵等一起彪炳史册。我国二三十年代曾经明确提倡。外国微型小说发展很快。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中就有一些微型小说。 美国作家欧•享利的微型小说名气较大。日本作家星•新一写了一千多篇, 被称为“一分钟小说大师”。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都大量发表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风行世界,方兴未艾。
微型小说生命力旺盛,命名杂出,需要确定名称。常见的有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 微信息小说等,有的在逻辑上仍属短篇小说,有的只是强调阅读时间,有的不规范。目前通行的是小小说和微型小说。但小小说名称过于通俗,而微型小说名称却与长、中、短篇小说配称, 有利于文学体裁名称的标准化。
微型小说是
一种通过对细节、场面的描写, 以小见大地表现人物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和要求如下: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明显特点是“小”,字数千字左右,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要小而精,微而妙,以少胜多, 并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缩影,以微观反映宏观。现实感强,迅速轻便,充满生活气息,但要写出艺术境界的“远”,使人联类无穷。
(二)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微型小说广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艺术体裁的长处,可以称为“模糊小说”。①吸收新闻长处, 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适合报纸选载。②吸收影视特长, 在同一时间结构起一组生活画面。如《!—?》,写在深夜城市中,A司机恶作剧地长时间按喇叭,B将军被惊醒,C作家打断思路,D病孩被折磨……③吸收寓言特长,结尾道出哲理。如《杰克和水手》。 ④吸收小品特长,具有较强的讽刺性。⑤吸收散文特长,多采用第一人称, 淡化情节,体现一种思想寄托和艺术追求。如《永远的蝴蝶》。 微型小说还吸收了诗歌、论文、神话、科幻故事等特长, 是作者进行艺术探索的广阔天地。
(三)取材精确,镜头小说。 短篇小说写横断面如《孔乙己》,尽管只有二千来字,但写出了一个社会横断面, 除代表旧时代乡村知识分子阶层的孔乙己外,还有丁举人、酒店老板、 学徒和看客等各阶层人物,孔乙己坎坷的命运也得到反映。微型小说写的是面上的一点,这个点是运动展开的,可以称作影视中的“镜头”。 如《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场面,三个人物。 镜头在微型小说中的组成有三种。一是生活一镜头,即一个场面。二是组合镜头,以一个场面为背景,接连叠印多个局部镜头。 三是“闪回”镜头,用眼前场面带出以前的镜头。 一般短篇小说中的倒叙和补叙,在微型小说中要成为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连,以免冗长叙述和说明。
(四)写特殊点,重情绪化。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是, 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 ①一般来说应刻划出鲜明性格,具体方法是写性格的闪光点。 一是集中一点,突出强调。如《瞎说》,抓住一个教师胆小逢迎这一点。此人见人就笑,“文革”后更善于重复别人的话并连称“对对”。 在一次报告会上,劳模对
第8篇:体验夏令营
我从少儿频道看到【我爱夏令营】我很想有机会去,今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三年级段要参加夏令营活动,这可把我乐坏了。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太阳无情地烤着大地,汗从我们的脸上流下,衣服也湿了,但我们还是坚持练习。这次军训对我们来说是最苦的,每天还有铁一般的纪律,训练时,我们要排着队伍,等待教官的命令。这些教官十分严格,他不许我们动,不许说话,不许东张西望,做错了动作还要喊报告。同学们累的的狼狈不堪。训练终于快要结束了,教官教了我们不少动作,有稍息。.立定。.跨步等他们做得十分认真,我们也看得十分仔细在这五天的训练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那些军人叔叔,是他们进行了国防的教育,我们在学习中知道了。没有红军战士洒热血,就没有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也不会坐在学校里读书。我也看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他们挨着饥饿,长途跋涉,坚持到底,那种百折不屈的精神,在人们心中永远传唱。这次夏令营让我学到了很多,懂的了很多,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我爱夏令营江滨小学三【2】班
名师点评:小作者记叙了参加夏令营活动的经历,文章结构清晰,叙述比较清楚。在内容上也比较充实,既有对军训训练场面的记叙,又有对自身感受的描述,二者结合得比较自然。在训练场上,小作者注意通过适当的环境描写,来衬托军训的艰苦,以表现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而在这个过程中,小作者更是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在军训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先辈的敬仰之情,也记录下来了,这使文章的内容变得丰富而有血肉。因此,这样一次夏令营虽没有精彩有趣的游戏活动,但也是很有收获,值得记忆。
(快乐学堂特聘教师:邓老师) 2011-7-12 1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