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达海看天津
天津,我可爱的家乡!城中著名的海河,汇聚九河故事,蜿蜒流向渤海。时逢端阳节日,我乘坐游船游览海河、通达天津港,欣赏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采撷渤海洁白的浪花……
由天津站游船码头解缆,游船的螺旋桨激荡起海河浪花,向着大海矢志不渝地前行。我于船尾甲板回望自三岔河口汇流的海河,不禁想到康熙、乾隆皇帝虽然经三岔河口下江南、赋诗篇,但是却未东去渤海,不曾咏叹心旷神怡的壮阔波澜。今天,我们要沿着先贤留在家乡的足迹,把它走得更加圆满!
游船在疾行,雪浪在翻腾,桥梁在横越,楼厦在变换,游人在喜悦……
336.9米的津塔大厦挺立在海河岸边,近旁形似巨门洞开的津门大厦依傍着它,不远处红顶醒目、欧式风格的津湾广场高端商务休闲区在海河湾畔铺展。“三津”并立,拉开海河之游的序幕!
观海河,必观海河之上姿态极妍的桥梁,它们一桥一景,各有丘壑,用“万国桥梁博览会”的盛名,妆点家乡天津。
看吧,位于天津源头三岔河口、擎起摩天轮的永乐桥,不舍昼夜地讲述“天子津渡”的伟大由来;状如长虹饮练、紧靠中山公园的金钢桥,加深着天津的影响力;雄狮塑像似卢沟桥般千姿百态、依傍望海楼教堂、铭记天津人民抗争史的狮子林桥;平津战役中,纪念解放军胜利会师、活捉时任天津卫戍司令陈长捷的金汤桥;“日月双拱”的大沽桥,衔来日月精华,祝福天津前途辉煌;始建光绪年间,桥面可以开启的解放桥,见证天津解放的峥嵘岁月……一座座桥梁连接天津昨天与今天,一座座桥梁讲述一番番故事。海河长长,精彩不会间断。
游船向前,形如航船、有“海河之舟”美称的赤峰桥显现眼前。桥上汽车穿梭,河面游船往来,在水天之间织出天津畅达的交通。
继而前行,在海河左岸,百龙浮雕镌刻于长墙,这是“百龙戏水”图。龙起海河,转腾入海,天津未来如龙之轨迹不断进取。
利顺德大饭店从历史走来,立于海河之滨,它建于清同治年间,此后位列全国三大涉外饭店行列之中。在此下榻的名人中,有京剧大师梅兰芳、少帅张学良以及美国前总统胡佛等,真可谓一楼之内,阅览政治风云。
看过由全国劳动模范、天津三建范玉恕参建的样板工程——通体金黄、巍峨屹立的金皇大厦;穿过造型别致、酷似花瓣飘洒海河的奉化桥,一路前行,便来到跨越海河的天津东南半环快速路立交桥——海津大桥!在它的两岸,就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起源殷商的陈塘庄!它古远的名字就是当时总兵李靖镇守的陈塘关,其三公子哪吒在此闹海,成为天津人民津津乐道的传奇。
而在近岸,则有为陈塘庄的历史添加动人色彩的八仙过海群像!当年,他们从山东蓬莱仙山迈出渡海的第一步,在渤海上乘风破浪、各显神通到达辽东。我的家乡天津是嵌于渤海湾畔的明珠,这美好的故事在渤海沿岸不断传扬,天津因而泽被雨露,为感恩塑像以纪!
天子津渡啊,您自明清风华追溯殷商传奇。千年的故事,由汤汤海河走向浩瀚渤海,飞得更高更远……
游船驶离天津城区,楼厦渐退渐远,薄雾缥缈其间,似有海市蜃楼之感。此时我们来到天津郊野。
海河一路经城区、过郊野、向大海,每一部分都呈现变幻色彩。此时此刻,但见河面开阔;近岸处芦苇丛生、摇荡起伏;渔舟偶过,水鸟翔集……这一切颇有洪荒之迹,但在两岸及远处,不断有新建楼群在崛起、塔吊在繁忙旋转、新的城区雏形直至海滨。啊!家乡天津正在迅猛延展,蓝图正长。
系缆海河二道闸,开始陆路观赏沿途风光。
我们首先来到津南宝成奇石园。进门便见巨大的“东方雄狮”灵璧石旁边的巨石上刻有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手笔“观石悟道”,我们由此进馆观石赏玩。
且看色泽微红、光滑微凉、造型多姿的灵璧石以及长年积累、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就够我喜欢。不远处,一堆堆恐龙蛋化石以及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巨大的远古玛瑙树化石,将我带到了天地洪蒙、巨兽横行的年月,这也是生命初绽、万物贲张的年月!
沿着生命演进的足迹,欣喜地见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图腾、龙的祖先——鱼龙骨骼化石!龙图腾,自黄帝功业圆满、御龙登天的传说播撒华夏大地时,从帝王、先民至今人一直纪念着给予我们奋进向上力量的威武神龙。我每至首都北京游览,得以见到故宫宝殿的龙饰、北海九龙壁的龙雕、天坛回音壁的龙吟……绵延不绝,一直延伸至我家乡天津陈塘庄、三岔河口、桃花堤、杨柳青。因为这些地方,留下哪吒闹海擒龙的风起浪涌;留下永乐靖难成功、御赐“天津”的荣耀名称;留下康熙巡幸江南、往来天津时两见桃花盛开而欣喜咏赞的御词《点绛唇》;留下乾隆口赞“杨柳青青”而成名镇的杨柳青……一番番龙的故事生生不息,这是我们不变的记忆!
回想龙的故事,亲见龙祖化石,欣喜难以言表。尖嘴长身的巨型鱼龙,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由海洋霸主成为永恒图腾。骨骼依然健壮,雄风依然不老,它巨大的龙身,就似龙脉延伸到我们的心中,永久永久……
驱车来到下一景点,就是镇守海门的古塞——大沽口炮台!纪念馆中,陈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将士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的文物、图片,还有残蚀斑驳的铁炮……让人怀想是何等强大的爱国气节让他们同仇敌忾,虽不敌而仍力战!
出馆走向炮台,沿途上,“海门古塞”“四字铭刻在牌门上,鲜红的国旗飘扬在大沽口遗址纪念碑前,格外神圣庄严。
沿青砖坡道登上炮台,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近观,大清“威”字牙旗当空舞动;其下,匠心独运、可360度旋转的巨炮威严注视海门方向;女墙残缺寂寂,古炮创痕历历……雄风劲吹。英气长存!进而眺望,海河入海口全景展现、水天开阔;我国目前开启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高的直升式钢结构跨河桥——海门大桥跨越海河入海口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跨河双塔斜拉大桥——海河大桥雄立海河与天津港交汇处,连缀出美满的河海欢歌!这些形胜共同拱卫大沽口炮台的尊严。
走出大沽口,回望炮台边际,边防雷达昂首巡望天空……
乘船观赏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它以壮美的雄姿欢迎我们,我要在这里朝宗大海!
汽笛鸣唱,游船踏浪。巨港,我来啦!大海,我来啦!
立于甲板,咸咸的海风驱热送凉,备感惬意;擦肩驶过、满载游人的海船,送来大海的问候;俯船尾,螺旋桨飞转,激起层浪、浪花腾空;观港区,中外巨轮进出不绝、塔吊林立、装卸繁忙有序;望船头,海面辽阔、与苍天一色……天津港有如此壮丽之容,因有全国劳模孔祥瑞及其团队在此敬业创新,他们运用门机“星形操作法”提升装卸效率,赢得海内外高度赞誉。
我们满载旅游收获和依恋,踏上归程。河海之风骀荡在我们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