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礼赞

2015-01-30 09:54 | 文/网友推荐 | 1345次阅读 | 相关文章

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冬天不冷,三九天气也暖如小阳春,都说不会有雪了。但雪债终需雪来还,雪还是如期在四九天里来了,这是2015年的第一场雪,也是甲午马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虽然不大,却依然给人增添了一份喜悦。雪装扮了一个童话世界,没有它,冬天里会显得单调。但多了也不行,近期,频繁的暴风雪袭击了美国东北部地区。吓得纽约市政府下令,除了急救车,其余包括自行车在内的所有车辆,一律不准上路。

不过,赞美雪的人依然不少。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的《白雪歌》,他把“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北国雪情,比作“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景。真的是梦笔生花。

雪裹挟着浮尘,清洁了污浊的空气;雪,覆盖着瑟缩的野草,庇护它们躲过寒冬的蹂躏;雪无声地渗入泥土,像春雨一样给大地补给水分。雪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雪的确值赞美。赞美它以自身的洁白书写了生命的本真与纯净。雪在肃杀萧条中塑造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景。

雪使苍松更显翠色,雪使红梅更添妖娆。雪粉饰着无限江山。江南的雪虽然塑造不出“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的壮美,却能使粉墙黛瓦银妆素裹,装点出“玉树琼枝”般的灵秀。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丰富了寒冬生活,给人以快乐和美的享受。雪以它严寒的面孔衬托出岁寒三友的坚毅与高雅。没有雪就体现不出雪压青松的松柏精神,没有雪就体现不出雪里红梅的艳丽。雪在塑造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

相比于北方,南方的雪显得柔和。它飘飘荡荡,像杨花一样盘旋飞舞。然后轻轻地落在树梢,落在草丛,落在庭院,落在楼宇的屋脊,落在广袤的原野。但很多还没有等到落地,就化成了水。

雪原本就是一滴水,它从春天的露、夏天的雨、秋天的霜一路走来。它经历了春的绚丽,夏的苍翠,秋的斑斓,然后在冬的萧索里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雪。在文人眼里,雪是一阕恬静而又婉约的词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做飞花”。人们在柔和的雪花里,看到了春的妩媚。有人说雪是冬天的精灵,给肃杀的寒冬增添了活气,给繁华喧嚣的尘世带来了宁静。没有雪的冬天还真是一桩遗憾。

雪纯净得遮挡不住半点杂色,营造出千里一色的银白世界。柳宗元在他的《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远处峰峦叠嶂,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飞鸟,径无人踪。一个渔翁,垂干独钓。显示出凛然无畏、孤傲清高的精神境界。

南国的雪,虽然清丽,但生命短暂。看着留下雪泥鸿爪的路,看着逐渐消融的雪,让人想起八十年代流行的那首校园歌曲:“洁白的雪花飞漫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脚印留下一串串。”歌声犹在耳边回荡,但岁月已经远去。正所谓“春雪如昙花,一现不留痕”,时光就在这不经意的冬去春来中流失。融化了的雪,夹杂着污泥浊水,一如消逝了的青春年华。当细碎的鱼尾纹悄然爬上额头,昨日的诗笺已经没有了如初的清丽。雪却依然保持着它的洁白,年复一年地下下去。给人带来乐趣,也带来灾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雪也有桀骜不驯的一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似乎是在告诫人们,它和风、雨、雷、电一样,决不会任人摆布。它可以带来福祉,同样也能造成灾难。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