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华阳宫的传说中

2009-07-20 22:16 | 文/郭光明 | 1507次阅读 | 相关文章

住在华不注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对山阳下的华阳宫早已耳闻目染。每当我漫步其间,一棵棵蟠曲苍劲的参天古树,给了我超凡脱俗的神秘,一座座深幽静谧的庙观庵殿,给了我高深莫测的威严,而那负重的龙子驮着文人骚客的赋诗题词,则把我带进了华阳宫美丽的传说中。行走在华阳宫的传说中,感受着浓浓的古朴,氤氲的幽静,感受着朦朦胧胧的神秘。

伫立在华阳宫的门前,瞠目鼓舌、摇首相望的石狮子是否还记当年?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年轻人为了挣断封建礼教的锁链,为了挣得青梅竹马的爱情,为了信守忠诚不渝的诺言,不顾山洪暴发,湖水上涨,死守着曾经的信约,双双葬身于蓝桥……岁月如梭,苍桑巨变,门前的湖泊变成了良田,九曲十八拐的蓝桥早已淹没在稻菽的千层浪中,只有这歌颂爱情的故事传唱了百年,只有这“蓝桥会”犹存在梨园。

伫立在华阳宫的门前,曾经的“左鼓楼、右钟楼”已经荡然无存,曾经的诸贤书院早已了无踪影,只有地下的残砖碎瓦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只有扑鼻的焚香告诉人们这里曾是佛门的净地,只有“柳花满树绿如染,杏花点地红斑斑”的优美诗句告诉人们,这里曾是名儒雅士吟诗结对的庠庐。门前那棵躯空干老、三搂多粗的老杨树,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盘踞过“蛟龙”,在口渴的时候曾经探头于华泉水中,也正因为“蛟龙”的这一探头,才使“龙吸水”的传说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

伫立在华阳宫的门前,一方清澈的水湾涟漪着华不注的倒影,飘舞的荷香摇曳着岸边的垂柳,“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澄澈甘美的华泉是否还记得,“三周华不注”的顷公取水的惨烈?经历了复涌、淤塞、淤塞、复涌的泉水是否还记得,当年君臣更衣换位的车辇?往事千年,世过境迁,当年的“丑父易位处”已经化作了云烟,曾经的“华泉脉脉绿波柔”也随着岁月的风雨的化作了桑田,惟有“华泉之水今独清”,惟有“华山高高白云流”。

伫立在华阳宫的门前,黄色的宫旗迎风招展,篆书的“华阳宫”和“泰山行宫”几个大字飘动着柔和,在云山烟树中障显着道教宫观的风韵,飘扬着宗教文化的内涵。推开古柏掩映的宫门,一对戴盔披甲、衣带飘然的“将军”威风凛凛,他们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哼将军、哈将军,而是被真武大帝封为“太玄水精显灵神君”的龟,封为“太玄火精赤灵尊神”的蛇,他们与龙、虎一道按照四方仪象,共同卫护这座道教的“济南巨观”,他们身边站立的那四个凶神恶煞泥塑,不是佛门的四大天王,而是道家的“邮递员”,传递着玉帝与人间的信息。

踏着祥云图案的御路登上四季殿的高大月台,两棵二人合围的参天古柏相传着古代的传说、杜撰着现在典故。殿前右侧的那棵虬枝扭结的“落凤柏”,曾有凤凰在这里栖息过。其实,世上没有凤凰,传说中说这里落过凤凰,只是告诉人们这里有着仙人的灵气,寄托着心灵上祝福。因为有了“落凤柏”的仙灵,左边的那棵苍劲葱郁的古柏就有了“赐福”的名字,只要你用红线在树上绕上三圈,再送上三炷香火,你的男孩学会身体健康,博学多才,你的女儿长大后像凤凰一样美丽漂亮,聪颖吉祥。

站在四季殿的月台前,俯视东西两大配殿,东配殿供奉着的春秋时齐国的将军逄丑父,他在著名的“鞍之战”中,为了掩护齐倾公的脱险,“三周华不注”后与齐倾公更换了衣服,在晋鲁联军到来之际,命令倾公去华泉取水而被捕。西配殿供奉着闵子骞,他作为孔子的学生之所以能受后人推崇,缘于他“单衣顺亲”而被列了中国在“二十四孝”。传说中他死后埋葬了山脚下,在北宋伪皇帝刘豫开凿小清河的时候,挖到了他的,并且在石棺里发现了“孝哉闵子骞,死后葬黄泉,幸遇黄太守,起我在高原”的字条。于是,在祭祀一番后,抬起石棺向南走去。当人们抬着石棺走到半路时,绳子断了。原来这里虽然算不上高原,但土地的主人姓高名原,因而才有了现在的洪家楼附近的闵子骞墓。但是,不管忠祠也好孝祠也罢,其高度都要低于主殿,这就给人一种侧身屋檐之下、降格以求的感受,也使人在房屋的错落中感受到明显的“佛高至上”的理念。

走进雕梁画栋四季殿,极大的宗教活动空间陈列着九尊高大的神像,中间那位就是总管着天上、地下和空间,统领着四方、四维和上下,兼顾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撑控着天、地、人、魔阴阳祸福的玉皇大帝。传说中的玉帝,本是无名的小卒,沾了叫有仁的光。当年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封神的时候,台下有人按捺住好奇姜子牙谁是玉帝,忙得不可开交的姜子牙心想诸路神仙都是归我管,那最大的玉帝自然是我了,便顺口说“有人了!”,意思是说你谁当玉帝自然有人来当,你不用操心了,谁知封神台下看热闹的人中还真有一个叫“有人”的人,听到姜子牙说“有人”便跑到台上当了玉皇大帝,害得本是玉帝的姜子牙没有了神位,只好躲到了供桌下面。虽然玉帝的神权至高无上,虽然玉帝的座位放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