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娘娘河怀古﹝十首﹞
061037 河北省沧县薛屯天狮民族中学 郭凤娟
农历己丑年(2009年)春正月,余赴青县上伍走亲,得见张娘娘河遗址。睹河怀古,五百年前往事历历在目,感慨吟之,平仄寄情。
一
娘娘河上忆前朝, 国色天香分外娇。貌胜群芳擢正后[1],古街兴济美名飘。[1]出身兴济的张嫱,于弘治元年(1487年)被册封为明孝宗皇帝的正宫皇后。
二
娘娘河在人已空,雪雨风霜五百冬。历历黄沙犹在目,佳人绝色杳无踪。
三
兴济至今古迹存, 娘娘胡同五百春。青砖碧瓦怀昔事, 国色天香忆丽人。辅弼孝宗呈盛世, 佐成武帝镇叛军[1]。功高望重尊慈寿[2],怎奈一河[3]累玉身![1]张娘娘曾贤助其夫孝宗皇帝励精图治,成就“弘治中兴”。她还向其子武宗皇帝力荐重臣杨一清,平定正德五年(1510年)的安化王叛乱。[2] 正德年间,张娘娘因功被尊为慈寿皇太后。[3]指张娘娘河。因私挖此河国舅被嘉靖皇帝治罪,其姊张娘娘也受到牵累。
四
浪卷泥沙入碱河,淤积地表变高坡。曾疑犯上违天意,国舅首当问罪责。
五
至今犹叹娘娘河,千里未能荡碧波。大罪殃身诛国舅,娘娘苦谏泪滂沱。
六
黄丘长岭贯西东,绵亘蜿蜒渤海行。怎奈半途沦荒废,运河滚滚只通京。
七
身在京都心念家,碱河一道命开挖。天时难遂良人愿,半路龙游困黄沙。怀古几回伤往事,秋风一顾泪飞花。倾国玉貌垂明册,厚望懿德桑梓夸。
八
一道古河明史载,黄沙源自黄河来。春秋五百沧桑变,难改传说醉人怀。
九
天生丽质入宫闱, 得意春风领正魁。身历四朝功不没, 德高望重众口碑。欲开河道改乡貌[1],萃选乡花身侧陪[2]。一片丹心昭日月, 巾帼史上树丰碑![1]明朝时运河水经常漫过堤坝,淹没附近村庄,张嫱入宫前在兴济家乡也曾亲睹水患之害。入京做娘娘后,她曾亲命其弟由兴济北部运河往东至渤海间开挖一条碱河,以分流、疏浚波涛汹涌的运河水,减轻家乡水患。www.sanwen8.com[2] 张娘娘身居北京皇宫内仍心系养育她的家乡热土,她曾亲自命朝吏到家乡选秀女带入宫中,朝夕陪伴在她的左右,以寄乡思之情。兴济镇东南的东秀女和西秀女二庄,当年就各有一位佳丽入选,二庄遂得此名。
十
皇亲庄里觅皇亲[1],张二庄中谛美闻[2]。抱凤骑龙传奇事[3],娘娘河上忆佳人。[1] 张娘娘的弟弟被封国舅,赐地皇亲庄,在今河北献县前亲庄和后亲庄一带。 [2] 张嫱当年被选中明太子朱佑樘之妃,随选秀官吏北上时,曾在现在兴济镇西北的张二庄扎耳戴金,稍作逗留,遂有“扎耳庄”之名的由来。由于年久谐音的缘故,被叫成了“张二庄”。[3]据说张娘娘少时贪玩好动,京城官吏来兴济古镇选美那一天,许多大家闺秀梳洗打扮得花枝招展、妖艳妩媚,竟相排成长龙一样的队伍在外面焦急等待。而张嫱却素面朝天,独自抱公鸡一只骑于自家土院墙上,对着选秀的官吏自言自语:“骑土龙,抱凤凰,谁选俺秃姑做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