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极其喜欢最后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曾是总是或多或少包含着现在不是的意思,现在不是了,没有了,于是只能够悼念抑或是冥想。 ??四十年后的那个黄昏,他迈着蹒跚的步子走进沈园,年华流转,岁月风霜,当年他提下《钗头凤》的那堵墙已经微微有些斑驳零落,被夕阳镀上一层薄凉的光,凄清的画角声突兀的响起,弥漫在空荡荡的沈园里,他站在桥上看着被风吹皱的一泓春水眼角有浑浊的泪滴落。 ??他想,她应该是怨的吧,相爱,本不是她的过错,可是为什么却要她来承受这样的苦楚?她怨他,为什么不肯违背母亲一次,为什么不能为了她,抗拒一次?他终究让她失望了,一纸休书,断送了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 ??可是怨有什么用呢? ??在那个“百善孝为先”的年代,面对母亲的以死相逼,他又能做出什么两全其美的选择呢。 ??十余年后,他们在沈园相遇,一阵恍如隔世的恍惚,她是有千言万语想要对他说,这么多年痴怨与委屈,她一直深深埋在心底的思念,可是,她已为人妻,那些话,终究是不能说,她独倚斜栏的寂寞,咽泪装欢的幽怨,只能瞒!瞒!瞒! ??漫步于沈园,他能够清晰的想起四十年前的那次相遇,她的那些幽怨,她的那些无奈,她的那些思念即便她不说,他也能够明白,这么多年,他又何尝不是深深压抑着心里对她如火般的相思。只是他们都明白,物是人非了,如同那句经常被人说起的那句话的意思,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唐婉死在那个秋风萧索的季节,带着她对陆游一生的相思,我想,她在临终前一定希望陆游能在她身边吧,听她说她的痴,她的怨,她的爱,她的恨,世俗也好,道德也罢,对于一个将死之人,再也不具备任何桎梏的意义。 ??她的死成了他一生中都没有办法填满的虚空,那份空荡荡的遗憾,在他年老以后更加剧烈的凸显,他对她无处宣泄的爱恋只能寄情于沈园,虽然,弹指已过四十年,她的那首哀怨连绵的《钗头凤》,她与赵士程进食的水榭,他们相遇的那条幽径,如同电影般清晰的历历在目,只是,他再也看不到她翩若惊鸿的身影。 ??人活着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弥补,偿还,但是死了,不在了,就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见到那张拼命想要记住,却在慢慢淡去的脸了。 ??倘若,倘若能够重新选择一次,我想,他应该再也不会选择这样一条漫长而饱受煎熬的漫漫情路吧,他宁愿不要那些所谓功名,所谓仕途,他只要与她对饮花间,举案齐眉。 ??可是,人生是一条单行线,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无论当初放开那双原本紧握着的手是由于什么无法抗拒的原因,终究是错过了,即便是回过头去寻找,她也已经不在那里了。 ??物是人非,是我见过的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词语。 ??于是,我们就有了遗憾,那种遗憾,如影随形,一点一滴的浸入骨髓,噬咬心肺,等发觉到的时候,心里早已经空出了空荡荡的一大片,再也,填不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