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

2015-03-23 13:57 | 文/水落 | 1335次阅读 | 相关文章

你只有接受,这傲慢的逼迫,曾经和现在,都要接受。

旧的构建一旦崩塌,碎裂之声将难以停止。无从可知,那脱落下墙粉的灰色水泥,是怎样的一种荒芜,无论是破败,还是湿重的垣衣,都是时间的荒芜,傲慢地逼迫。如同绿洲中的沙漠,绿洲的美丽不在于那是“沙漠中的绿洲”,而是在于其存在便对一切干涸构成了无奈的悲悯与承重,以及它的消逝的必然性与崩塌时的默声,都是要在沙漠中了无印记。

一切美好的本质,就该是辛苦的,就该是对立而拆分的。对黑暗的不期与惶恐,对未来的虚妄与盘剥,就如同一滴水在面对溺毙于大海还是孤独地碎裂在石头上的前途选择时,不知所措的执念和有所希求。建立在追悔而犹豫之中,一切美好,便与“陈旧”密不可分地锁住。这样的锁住,是何等的穷凶极恶,直到一个牢笼的撑破,是因为放不下更多的锁。受情绪左右的灵魂,当泥泞于虚假的幻想上时,宁可出错,甚至背弃所谓信仰,把信仰当作一个虚假的幻想,也不愿毫无作为。空虚与无聊,最终会在人的脸上,描绘出最生动的绝望和恐惧,并非是为了自身的碌碌无为,而是为了无所事事般的全无意义,无从寻找一个至少看似稳固而实体的依托。可以说是这样柔软的畏惧,促发着时间价值的轮动,然而也因此,对于旧信仰的背弃,以作为新构建的承重,竟也显得光辉而神圣。

无论接受与不接受,都是一种温柔的勇敢。一切逼迫的归终,在于审视一个灵魂的命运自觉,一个人的命运自觉。悲剧性是必然的,哪怕“知足”也是悲剧,只是更可笑罢了。旧事物的沦陷,是沉淀的底色,审视悲剧是一场自我封闭的活动,要建立在这沦陷的底色上。人的原罪与无可救赎,都在审视与自我流放中,挑起着理性同本能的战争。

如同火山灰的笼罩下,是万物的死亡与肥沃的泥土,绿洲与沙漠的战争,只在于上帝无聊时画画的游戏心情。悲剧是不虔敬的,没有什么会要逼迫你跪拜,是荒谬与贪婪,要求着有所企图的信徒去自甘五体投地。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