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山记

2015-04-24 09:14 | 文/蜀中青衫 | 864次阅读 | 相关文章

东岳山谈不上名山,更谈不上险峻。游东岳上纯粹是没有提前“预谋”的,只是一时兴起。那天同宿舍的几个实在是闲的无聊,两个又去市里了,只留下我们三个,像是抛弃的孤儿,无处可去。这时同窗的一个提议去爬山。开始,我不同意,因为外面天气太好了,好的让人舍不得浪费,所以一直思量着得找点有意义的事干,而爬山太累了。但是,我最终还是被说服了,前提是我走不动的时候她得背着我,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途中好几次她提议背我,但是就当这个理由是自己为自己统一而找的借口吧!

经过简单地收拾我们哼着小调出发了,可麻烦出现了,我们不知道去东岳上的路,幸好这是个信息工具“占山”为王的时代,我们仅用了两分钟就从群里边得到了路线,坐八路公交直达山底,初入山底附近碰到了两座气势雄伟的烽台,估计古时候的军事守备吧!我们拍完照就奔赴下一站,真正的山门。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座寺庙,据说东岳山自唐代就开始兴建佛教与道教的寺院,形成“九台十八院,七十二座大殿”的宏大建筑群,可眼前这个破烂荒芜的寺庙是否就属于那个时代的建筑,就这个问题我们三个展开了争论,直到现在也未争出个所以然来。寺庙门前两个石狮子屹立两侧,造型别致,栩栩如生,不禁感叹古人技艺精湛。之后我们走进寺庙,只见四柱三万正门牌坊,中高两低,飞檐高跷,三拱九斗,具有中国传统宫院建筑的特征,门楣上雕刻更是精致,二龙戏珠,龙凤呈祥;正中间匾上正面的“东岳山”,背面的“觉路宏开”字体虽老旧、破烂,但苍劲有力。上了第二台,门楣上用铜铁做成的大字“鲁班殿”,门前也是破旧不堪,嫣然一幅未经任何修饰的古寺刹,我们踏进院内,中间矗立着约高三米的大鼎,好不气势雄壮,恍然间,似乎进入了电视剧中的古寺,钟声飘飘乎乎,最令人惊诧的是院内有一老者,花白胡须如山羊的一样垂至胸前,像极了电视剧中寺院里的老主持。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多观察便继续前进,原来还一直纳闷怎么游客如此稀少,行至半山腰终于明白了,原来游客们大多已经游完返回了,到中上台时已有大批大批的人群自上而下走来,才发现我们竟是“幕游者”。之后我们到了大雄宝殿、三清观,至此才弄清楚神话中的三清为玉清、太清、上清,神像塑的可谓是形象入神,除神像外两内壁画着各式各样神仙道人,各式各样的动作,真是惟妙惟肖。至玉龙壁前,我简直惊呆了,诺大的石壁上刻着形象的玉龙戏珠。壁四周刻着各种动物,之前的那种失落感一扫而空。尽管已经累得抬不起腿,但仍然坚持游完了最后一站“玉皇楼”。楼梯大约80多度,几近直立,有好多人望而莫及,我和同来的其中一个登上城楼,但另一个却死活不敢上来,最后在我们的鼓励下终于上了楼梯,但却因恐高下来了,最后我们想了办法让她倒退了下来,两眼向前看。下来后她两腿发软,我们只得打道回学校。回来后我们都无语,累的连吃饭的劲都没有了,但不可否认,那是进入大学后最有意义的一天之一。以后回想起来肯定仍觉趣味十足。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体验、感悟。而通过此类活动无疑是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当生命的意义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时,当时的华灯初上车流马龙都将化为一缕青烟,飞的贼远,留下的只有历经时间洗涤而不褪色的那些体验,它们或多或少都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