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让她骄傲
我的朋友经年不见,已经有些生疏,偶尔相见也有相拥的冲动,我常常把她视作是男孩,长大了才知道她是女孩。男女有别不敢鲁莽,相视而笑,握手却很自然。
她是一个顽皮的女生,读书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她的家庭条件不错,父母视她如掌上明珠,所以读书也有点散漫。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读书是一件很无关要紧的事,只要认识几个字就满足了。考大学之类的观念在贫困山村是不存在的,那是城里孩子的事情。她就一直与我放牛,捣鸟窝,菜山花,摘野果,像一个男孩子。
她初中没有读完就跟一个戏班子里演小生的小伙子好上了,跟着戏班子里的小生走南闯北,她的父母差点气晕过去,幸好她父母重男轻女,少一个女儿没关系。从此就不再让上门认亲,我当年真的很钦佩她的勇气和胆量。从此,我就没有见到她。往后的事情也就不知道了。
她回家是因为父亲生病来探望,是经过母亲允许。母女情深难以割舍的情分。这几年她从落魄到暴发户,有城市的套房,有汽车,全身珠光宝气。我们羡慕她的胆气和才能,都啧啧赞叹。她却笑得扶肚弯腰说我们:“只知道和尚吃馒头,不知道和尚求戒。”
她说:“电视机普遍流行的时候,戏班没有生意,她和丈夫生活没有了着落,只好加入捡破烂的队列。”
她回忆捡破烂的艰辛岁月。
她想起酷暑,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晕头转向,胸闷气喘,口干舌燥,肚子又饿。丈夫从垃圾堆中捡到一个烂苹果舍不得吃,削去烂的一半,留一点点可吃的给她。这垃圾堆里烂苹果在她吃起来比羊羔美酒一样陶醉,甜甜的,即可充饥又能解渴,吃完了还用口舌舔舔嘴唇。丈夫看她吃,口水直往肚子里咽,然后,她一口丈夫一口比要饭的还惨。糟糠夫妻捡破烂,饥寒交加患难见真情。
冬天更惨,在冰冻的水中吸铁丝,脚冻得麻木失去感觉,原来僵硬的感觉就是这样。她在前面走,丈夫在后面看见她的脚背在流血,拼命跑过来蹲下,用纸的单角头贴在她的脚背,那一刻她真的好感动。丈夫硬要背她,她害怕难为情拒绝丈夫的好意。后来,丈夫的朋友帮他接管了收破烂的摊子,不需要出去,只要收进来卖出去就行了,她从捡破烂到收破烂。但是,她经常听到捡破烂的朋友惨事心有余悸。有冻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饿死的,有被人打死的,有的偷吃被毒死的等等。
她收破烂也算是改变了生活方式,赚钱不错又没有冒风险。生意好又有几块钱多了,她丈夫将收购破烂的场地也买下了。时来运转,她买下地皮不到三年就涨价,她不买,再过几年收购破烂的场地要盖套房,一寸土一寸金的时期真的来临,她就成了暴发户。
她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才能,她笑我们赞美她。人生如戏,时来运转,谁都不知道将来的命运会怎样改变,从富有变成贫穷,从贫穷转为富有,这期间一定有过磨难或挫折。她经历过最苦难的日子,却想不到靠地皮成了暴发户,买地皮的时候只想永久性地、安心地收购破烂,却歪打正着。不是她和她丈夫有预见,更不是才能和胆略。她信奉命运,信仰佛教,捐资建庙。她说冥冥中有神灵保佑,所以她也乐于施舍,帮助苦难的人们,结对扶贫,捐资赈灾等公益活动。
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自己拼搏出来的,等待好运的人永远没有机会撞到好运。好运也是从磨难中拼搏出来,没有拼搏也就没有好运。她的命运虽然有点传奇,但她努力地去捡破烂已经为她好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