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个快乐自在的教师

2009-03-03 00:00 | 文/方兴发 | 2969次阅读 | 相关文章

我在上一篇博文《做老师怎么这么累》中把教师的各种辛苦细说了一番,并对教师工作辛苦的原因做了分析,我这样做只是想把教师的普遍生存状况反映出来,并为此呼号呐喊一番,让那些“肉食者”们对教师的现状有所体察,或许在哪一天他们良心发现时,会开始为我们教师松绑,那也就没有枉费我的一番苦心。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这老师还做得比较自在的,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体会。

要学会拨冗偷闲,为自己减压。其实教师日常程序中所作的很多事务性工作,对教师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比如写各种计划总结,填各种活动记录表,完成各种工作行事历,上交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心得,抄写政治学习笔记等等之类的东西,你尽管应付一下就行了,甚至网上拉一篇都行,反正那东西本来就是没有人会去看的。开大会小会时你尽管挑一个后排的位置,打打瞌睡就当是休息,学校内部各学科小组之间的评课交流集会,你尽管打打哈哈,搪塞了事,不要动任何脑子的。

在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方面也要学会为自己减压,不必每件事情都事必躬亲。魏书生先生说得好:普通学生能做的事小组长不做,小组长能做的事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我们要学会培养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来管理班级。素质教育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吗?把班级里的事情交给学生去管让学生去做,既锻炼了学生办事能力,也减轻了老师负担,其实也是在提高教师的驾驭能力和管理水平。尽管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可能事情反而会更多一些,但是到位以后你就轻松多了。这么一箭三雕的好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明确目标,一个阶段只专注地去做好一件事情。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该干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是我现在该干的,我就认认真真地把它干好,不是我现在该干的事请,我就不去理会。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几乎天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也不管什么节假日双休日(那时候还是单休日),充分利用各种业余时间给学生免费培优补短。风雨无阻无怨无悔。至于其他的东西,我基本上是充耳不闻心无杂念。三十岁以后,自己的教学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了,我想该对自己进行总结和理论反思了。这阶段我开始拼命阅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各个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通过书信电话甚至是登门拜访的方式向名家请教。或是把它们的教学光盘买回来在家里反复揣摩。为了能听到一些著名专家的讲座或是教学研讨交流,我经常不远千里虚心求学。单位不给假,我就请假,单位不出经费,我就自费前往。现在年过四十,感觉确实是一个不惑的年龄阶段,对教育理论和政策,对于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只是这些看法还不那么系统,还不那么深刻全面。这个阶段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多看看书。多写写论文,提炼提炼自己的思想,丰富丰富自己的内涵。

一个阶段只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既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又可以集中精力把效果做得更好。在我工作十二年的时候,成效就开始显露出来,我曾经先后三次获县教学大赛一等奖,三次市教学大赛一等奖,省教学大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先后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市学科带头人。同时组织上看到我教学业务比较熟练,组织能力也比较好,思想认识也比较成熟,先后分别任命我为教务处主任(2年),副校长(一年),校长(8年)。

三:与朋友多交流,排出心理困扰。教师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天天往返于家里和学校两点之间,整天与学生打交道,思想很单纯。社会信息量少,你每天接收进去的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努力努力再努力,分数分数还是分数,思想陷进一条小胡同里,你看不清方向,你没有选择,你迷失了自己,你就只能顺着学校的意志往前走,没有出路,永无尽头,自己就象一台吐分数的机器始终开足着马力,飞速运转,那怕是喘口气的余地都没有,这样你就会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都快要挺不住了。如果你有很多朋友,最好有不同行业的朋友。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多么广阔,世界是多么美好,价值观是多元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而且各有个的精彩。我们为什么要走那条别人给我们设计好的路,钻进分数的死胡同里出不来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一回自己的主人把自己从分数的泥潭中拔出来呢,况且对于老师来说,分数真的算不了什么,就拿当今教育名家来说吧,我们敬佩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分数高吗?

四:守住心灵的宁静,看淡名利。大家都说教师累,而且主要是心累。那么心累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还是杂念太多,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时刻受到名利的困扰。现在教师的待遇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每月面对那一点点工资,心里总是有点失落,特别是看到当年学习比自己差得多的同学发了财,心中尤感不平衡,但思来想去又找不到发财的方法,于是心中郁闷不乐。转眼工作十来年了,看到一起参加工作的人有的被提拔了,有的被重用了,有得出科研成果了。而自己还是无功无名,于是又满心惆怅,甚至牢骚满腹。如此心境怎能快乐呢?

先说利吧!我想钱财乃身外之物,够吃够用就行了,多了其实也没有多大好处,有房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