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看点
只要进到厦门岛,总给人常去常新的感觉,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个人而言;我的一位厦门朋友却不以为然地轻描淡写厦门岛:一块碑、一块石头、一条路。按他的说法,这就是旅游厦门的全部看点了。
经他那么一“贬”,就更是值得我去捕捉厦门的星星点点了。我想,是我这位朋友因久居厦门之故,久而久之从他心里对厦门产生了淡化之感?如此一座城市的美丽,居然从他心里淡化?要不就是他对蓝蓝的海水太习以为常;对冬日里明眉阳光太习以为常;对干净的市容太习以为常。一句话:他对“美”太习以为常了。那他真是 “不识卢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说的一块碑,是指的爱国华侨陈嘉庚纪念碑,纪念碑及嘉庚愽物馆、集美大学、鳌园构成一个极富现代文化气息的集美区,集美区通过集美大桥与岛内连接。他说的一块石头,是指鼓浪屿的日光岩,日光岩高800米,它随身鼓浪屿婷婷玉立玉于蓝蓝的海水之中;站在日光岩顶观赏厦门景致,那是最佳点。他说的一条路,指的是环岛路;看来,这条路倒是值得我再度“走马观花”了。
驱车从厦门大学路口,先通过S状流线形卧海长桥,从海面进入到环岛路。扑面而来的是一条路宽约60米、双向6车道、绿化带宽100米的干道。这条总长31公里的环岛路,沿途尽显风采:
一组长250米的五线乐谱雕塑,醒目地显示在隔离带上,这组被列为吉尼斯世界之最《鼓浪屿之波》乐谱与千米之隔的鼓浪屿遥相呼应,当你读到这里的乐符时,好似有优美的琴声从琴岛飘淼而来。
临海一边,光绪年间花费30万两白银建造、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胡里山炮台,其中的一门古炮重50吨,口经28厘米,射程达11公里,古炮堪称“世界古炮王”,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往前,道路内侧高高矗立块大型标语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红色大字,特别醒目地向千米之外的金门岛同胞展示。从这里你也可以隐隐若若看到金门岛立出的标语:“三民主义统一祖国”字样。
环岛路黄厝段是鹭岛东部“黄金海岸”路段。这里铺设了长3400米的红色路面,总面积为12750平方米。此段国内首次建成的彩色路面与碧海蓝天、绿树白云构成海岸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走进曾厝海湾,一个“以天为纸、以海为墨”的书法广场映入眼帘,融合了自然景观的石雕造型尽书鹭岛胸怀,展大海豪情。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也座落其中。广场随处可见中华书法文化的底蕴。
于每年1月5日在此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从国际会展中心起跑,即进入环岛路,而环岛路沿线的绿化带里,以各种跑步姿态刻画的运动员塑像,男女老少,栩栩如生。似乎再与参赛的运动员一同奔跑并为之加油助威。难怪,这里被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
环岛路东部主要段,临海一处非常抢眼而又让人产生几多联想的建筑:一幢只露两层水泥框架的烂尾楼,那就是原厦门远华集团赖昌星苦心经营的“会景阁”。而今,“黑金帝国”已灰飞烟灭,这座烂尾楼却是疮痍般孤立于海面。
环岛路的美,美在她的天风海韵,自然和谐;美在她的人文风情,金色沙滩,朵朵帐蓬;人们休闲时踏浪拾贝,嬉闹玩耍,好不自在逍遥。我那朋友所说的看点,既无“贬”厦门之意,也非对“美”有所淡化,恰恰是对美的信赖,对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响。看来,“一块石头”、“一块碑”可以寻找出更多的新的亮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