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九如山

2009-10-24 22:22 | 文/郭光明 | 1878次阅读 | 相关文章

早就听说九如山的山连绵起伏,山山相连;早就听说九如山的泉涌珠吐玉,清凉如冰;早就听说九如山的栈道曲折盘旋,若隐若现;早就听说九如山的水或柔或婉,多情地缠绕着绿水青山;早就听说九如山的瀑布似腾空的玉龙,游移于山水之间……终于,在细雨霏霏的那天,我走进了飞瀑幽峡的九如山,感受到了“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空灵绝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钟灵毓秀。

在细雨霏霏的那天早上,早已约好的几位朋友齐聚在了燕山立交的桥下。天,飘浮着云烟,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路上行人少了许多,路上的汽车也不再疾驶着,飘落的雨滴虽然给这次的出游多多少少地带来了扫兴,但天空的灰蒙蒙没有弥散在孩子们的心中,他们在欢笑着,雀跃着,催促着大人们发动汽车,然后三三两两地挤进了车里,我在仓促也急忙发动起了汽车,小心翼翼地随着车流驶进了港西公路。

一路上,天空缭绕着多情的雾,青山弥漫着羞涩的纱,幽深的峡谷里腾起的氤氲,时疏时密,时散时聚。在峰回路转中,一座用石板层叠砌起的山门映入了我的眼前。原来,全神贯注的我忘却了时间,走了两个小时的路程已经来到了九如山。

走进雨中的九如山,凌空飞檐的木亭若有若无,蜿蜒曲折的栈道时隐时现。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向九如山的腹地出发。山道的两旁,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清可见底的溪流,陡峭的山崖上松柏青翠,清可见底的溪流中鱼儿在自由地游动。孩子们挣脱大人的手,拽着路边的紫藤滑到溪水边,挽起裤管脱下鞋跳进时缓时急水中,与一条条银色的鱼儿捉起了迷藏。溅起的浪花打湿了孩子们的裤角,潮湿的空气浸透了人们的衣服,而孩子们朗朗的笑声、欢快的叫声打破了山谷的幽静,也给大人们带来了开怀的惬意……

把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喊上岸来,收起铺在山亭石橙上的坐垫,侧身挤过一块山石,我们才刚刚从树丛中钻了出来,孩子们已经隐没在了通往栈道的途中。

雨似乎下的大了,我们撑开了的雨伞。噼里啪啦的雨滴敲打着雨伞,不知是空中飘浮的雨丝,还是树叶上的雨珠滚落在人们的头顶,噼里啪啦的雨声仿佛是天籁般的音乐,回荡着大自然的柔美,仿佛是劲松古枫里的飞禽鸟鸣,倾诉着大自然的俊秀。雨还在轻柔地飘着,高处的飞泉划成一条白色的水线,烟花般地撒播而下,在半空中散成一颗颗破碎的水晶,瞬间消失在垂悬的藤萝中,只有滴着水珠的叶子,幽幽地闪烁着清冷的光。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雨声,我们登上了悬空在峡谷绝壁上栈道。我们在曲折盘桓中扶着木质的栈道扶手,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边在山腰上盘桓。本来不算宽阔的栈道上,不时地被突出的岩石占据了狭小的空间,我们看不见前方的道路,只能低着头弯着腰,从低矮的空隙中钻过,只能收缩着肚子侧着身子在石缝里挤过。遇到山崖上的泉水临空飞撒的时候,我们无处躲藏,只能任由散珠碎玉洒满身。偶尔抬头,撑着五颜六色雨伞的游人,爬行在曲曲折折的栈道上,仿佛峭壁山崖上盛开的花朵,仿佛仙女挥舞的长长的彩带,仿佛丹青名家绘成的一幅精致的油画,把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婉约成了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p#副标题#e#

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吸引着了我们的目光,原来是一条条飞流直下的瀑布遥遥挂在了眼前。它们有的在绝壁上如狂风吹动的流云,有的在嶙峋的岩石间如万马腾空,有的在林莽深处蜷起了脊背,有的在卷曲盘绕的藤萝中展开了身躯……它们或婀娜地飞舞着,或粗旷地降落着,或欢畅地飘荡着,不时地在灰褐色的巨石上撞出一片碎玉般飞花,不时地在灌木草丛中撞出一只飞舞的银龙。

及至山巅,坐在木亭之中,风悠悠空谷来兮,雾濛濛深涧生烟。俯瞰云海波涛翻滚,远眺烟雨笼罩下的九如山,胸中律动着回归自然的欢快,喧嚣的心灵荡漾着静雅的瑞端,一种超然飘逸之感油然而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有人说:山因为有了水而显得灵动,水有了山的高低错落而更加鲜活,山是水的生命,水是山的灵魂。走进九如山,山,伟岸秀丽,水,灵动清澈,山与水相伴,水与山相偎;走进九如山,溪流成瀑,瀑落成潭,或大或小,依山傍势,一脉相传;走进九如山,瀑布洒脱豪放,栈道曲折险峻,山与山相接,水与水相连,万般的风情构成了一副神奇的轻纱帷幔,别样的情趣绘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走进九如山,喷涌而出的山泉纯净着人们的心灵,山涧飞挂的瀑布涤荡着人们的灵魂,永不停歇的溪水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真谛,曲折峻险的栈道让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烟雨中的九如山,凝聚了山水的全部灵气与人生的全部哲理!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