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连州国际摄影展到游南岗千年瑶寨之悟

2010-01-02 18:20 | 文/雪山飞狐 | 2326次阅读 | 相关文章

近段时间一直没有心情出去走,缘由处在忧郁不安中。前几天偶然听朋友说郴州有个叫“布兰卡郴州摄影俱乐部”QQ群,准备到广东连州去参加哪里举行的摄影展活动,萌生了出去透透气的想法。我试着进了群,看了看群里确实有不少摄影高手,虽然大多没进摄影家协会,可谈起摄影条条是道,由此可见郴州有不少摄影爱好者。

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参加了群里组织的连州活动,早晨五点起床,六点多一点从郴州赶往连州。从来没有见过群里的摄友,初次相见说不陌生是假的,不过好在都是郴州人,报上网名算是相识了,对方的真实姓名至今我也没有打听清楚,也不好打听。只知道组织者“老工匠”、“雨人”很辛苦、很负责任。我在群里才几天,聊得不多,打交道更少,自然不好多言。不过天亮后我打量同行人,才清楚自己在他们之中算老者了。

到达连州已将近早上十点,连州国际摄影展已经正式开幕。我们走了小段弯路,好在赶到开幕式。十多人越过警戒线拍摄开幕式实况,值勤民警还算通情达理,没有强制我们不准进,要不然我会拿出权威证件。

没有向导、不知道摄影展展览布局,只能是自行找展览厅,哪儿人多往哪钻。连州摄影展号称“国际”,时间跨度十天之久。在人潮涌动中看别人的摄影作品真的不错,其独特的摄影视角让我眼界大开。摄影是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要解读它真的非一日之功;要达到炉火纯青更是比登天还难。

连州本无奇山异水,城市发展和经济实力远比不上郴州,为什么连州能搞国际性摄影展?摄友们愤愤不平,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可就是连州搞起来了,而郴州办不起来。其中展览厅有多幅资兴小东江雾景展,尽然把资兴市写成资兴县,气不打一处来。不过无可奈何,这是别人的地盘,而且搞得风声水起。我真的希望郴州摄影界的领导到连州看看会有什么感想。

看别人的作品虽有感慨,有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摄影还是要实践出真知出真品,光说不干没有用。看了一上午入心入脑的有,但印象特别深的不多,何况有些摄影师追求的是个人风格与意境,要真正解读还需要一番功底。也算是机缘巧合,另一路摄友也从郴州赶到了连州参观,稍稍看了下同样觉得不宜久留,立马商议到连南看瑶寨。我正有此意,告别布兰卡摄友,趋车前往连南。

岭南前段时间冷风冷雨,阴霾连连,难得有今日的好天气。踏着冬天的暖阳从连州直赴连南,沿途顺畅。一行人都没有到过连南南岗瑶寨,只能沿着指路牌一路前行。在G323国道分岔路口,有明显标志牌指向南岗瑶寨。车进南岗山路弯曲,一直蜿蜒前行。好在风和日丽,视线很好,沿途身着瑶族服饰的人到处都是。在我的印象当中,瑶民是盘居在高岗山峦,怎么都三五成群在公路两旁安家落户?

在山区公路弯弯曲曲前行约半个小时,一拐弯处树立一座牌楼,上书“南岗排”,下写“中国瑶族第一寨欢迎您”。

走进瑶寨,游人并不是很多。举目眺望依山而挂的瑶民居,看不到想象的炊烟,听不到犬吠鸡鸣声音,见不到满岗觅食的水牛,闻不到土烟茶香的味道。从南岗排走出来的本地青年导游口中得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二十年前广东就启动了瑶民搬迁工程,住在南岗排的瑶族同胞陆续迁移到了山下安居乐业。现在的南岗排已经无瑶民居住,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上山路沿途见到瑶装打扮人的缘故了。

拾级登上无人居住的瑶寨,穿过由青石板垒筑的山门,当地瑶民按瑶族风俗敬酒鸣炮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算是正式进入瑶寨了。寨子里石板路上,不时有三三两两的瑶族阿婆与幼童摆设鸡蛋、花生、红薯之类的土特产静候客人光顾。简陋的竹框、碗盆里随意摆放,似乎并非要游人购买。通过瑶族阿婆席地而座,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的无助眼神,我突然发现她们是对故土的恋恋不舍。山下的小洋楼或许是年青人,她们习惯了这种刀耕火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在瑶寨半山腰一个叫“得金石”的地方停留下来,导游说这是寨子里的瑶民聚集中心,也就是相当于村里的赶集聚会的场所。我似乎看到了七百年前,南岗寨的瑶民从湖南道州迁移而来,与当地土住瑶民融为一体。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生活习俗,共同语言交流,共同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磨难,让他们从不同深山老林走了出来,相聚在这荒无人烟的世外之地繁衍生息,传承着盘古的香火。

站在“得金石”相对空旷的石坪上眺望四周,寨子里满目尽是明清时的青砖瓦房建筑,并非郴州瑶族居住的土墙矮屋;寨中的房子全部座西朝东,依山脊而建,其规模不亚于当时的一个乡保。寨子布局座落有置,沿用了汉族建筑的通风采光、给排系统。瑶族群居之所有如此规模,如此气派,如此人性化生存环境,称其为“中国第一大瑶寨”一点也不为过。如今虽说看不见瑶民在寨子里行走的身影,但几百间瑶民居所聚集于山脊之上,仿佛诉说昔日的辉煌。

登上瑶寨的顶端,极目远眺东方,冬日的暖阳扫去清晨的雾霾,千山万壑尽心眼底,延绵百里跌宕起伏,景象万千。这个与山作伴、靠山守猎、借山而耕的少数民族真的不愧为大山之子,吸天地之灵气,采百草为天珍,迎朝阳祛寒阴,披星月敬神灵。自从盘古开天地,他们就与#p#副标题#e#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