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云贵高原

2014-11-10 09:41 | 文/乔桂堂 | 1379次阅读 | 相关文章

翠湖

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有翠湖,给昆明这座春城,镶嵌一颗绿色宝石。

一座城有一颗慧眼,是大幸。

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十里荷塘,从春蓬勃到夏。一个翠字,简直是绿的平方,绿的立方。

两岸长堤为全湖牵线,或阮堤,或苏堤,或唐堤,游人如织,赏绿是一,还要赏荷,赏茶花、紫薇等,各色花成了翠之背景。

堤畔垂柳拂面,湖内藕荷飘香,岛上亭台楼阁。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

冬来,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北方飞来,享受昆明的春天,来此增景增乐增趣。湛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伴随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在翠湖嬉鸥、歌舞,呈现一派欢乐详和的升平景象。

或周末,或事毕,沿翠湖长堤,润眼怡神,气清步稳。这里与广场毗邻,开放的容纳,不需花钱。有小戏正演,有舞蹈正跳,任你跟随哼唱,陶然自乐,心随湖漾,飘向五百里滇池,飘向巍巍西山。

翠心百年,多少人淘出内心的痒。

置身翠湖,必在画中,天地执笔,人便是画中的线条。

甲秀楼

南明河这条玉带,让贵阳城亮丽起来。

鳌矶石上的甲秀楼,占尽贵阳风水,科甲挺秀,多了古味,多了灵性。在我看来,仅旖旎风景,不甲不秀都是不可能的。

但看此楼,飞甍翘角,石柱托檐,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如在画中。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

浮玉桥若白龙卧波,凝成链条,穿过楼下,贯通两岸。翠微阁,清风待客,明月留人,珍藏数卷,陈列珍品,皆是民族的骄傲。

甲秀楼古典雅致,是贵阳的一颗明珠。历经4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矗立不倒,是其背后有一种支持的力量。甲秀楼的勃勃生机,如同林城儿女的志向不改。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在岁月中枝展叶发,而甲秀楼与之休戚与共。

英雄辉煌事迹早已逝去,南明河畔轻扬的柳丝挥去挥来,年年月月。

夜宿贵阳,散步至此,华灯之下,烟波荡漾,甲秀楼下品茗者众,陶醉者多。南明河畔,灯火璀璨,犹如一幅绝美画卷。翠微园花鸟静寂,有箫声越墙,高一声低一声。

黔灵山

黔灵山是有灵的。

山之灵,在水脉。有圣泉百盈,有黔灵湖深阔,滋润这里的野草、大树、狂风、石头,水不语,万年滋养。

山之灵,在猕猴。在树间舞,与游人嬉,灵长有灵,与日月共同走进尘世,经历更生。

山之灵,在英魂。那些英烈为贵州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其灵以碑为志,魂在湖,灵在山,与山齐名,与水久长。

山之灵,在情长。半枫荷畔,红豆树下,情丝绵长,歌者舞者怡然自乐,苗乡,水族,布依风情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黔灵山是有灵的。我在此吸纳了,领受了:湖光山色,静雅宜人,廓桥水榭,绿杨碧柳,黛锁翠围,波光粼粼,黔山秀水的无尽景致。

青岩古镇

这是一座石城,矗立这里已越六百年。

明时,曾是广西入贵的主驿道、屯兵处,原为军事要塞。过往的锋火似在燃烧,历史的烟云依稀可辩,商贾云集,一个个光影在闪。岁月的沧桑磨砺一块块青石,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给街巷带来一种独特的时空感与神秘感。

从高处望去,小镇是立体的,是质美的。街边由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沿山势起伏。古镇内明清古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古镇文化荟萃,周渔璜、周钟瑄、赵国澍、赵以炯、平刚等汇集中国文坛和政界。名人扬古镇,古镇藏大隐,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小镇众巷,藏古寺、庙堂、祠阁、院落。城外清澈秀美的玉带河、碧绿参天的油杉林交相辉映,互为依托,构成独特的云贵山地古镇风貌。巷同北京的胡同,依山而建,随高就低,别有情趣,想要走遍实属不易。踱步徜徉,每一处都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惊喜。

如今的青岩古镇,商铺林立,鳞次栉比,把贵州当地美食特产,一一展示,俨然一个物博会、食博会。卤猪脚、米豆腐、豆腐圆子、糕粑、木锤糖、牛皮糖、玫瑰糖、玫瑰酱、苗银、苗烟,各具特色,让人回味。

这里容纳了所有的教化,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睦共存,四教合一,成了古镇的稀奇之景。如此包容力不由让人感慨!寺庙道观宫殿,规模不算宏大,但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香火旺盛,石雕、木雕艺术均为贵阳难见的精品。袅袅的青烟中,传出让人安静的经音祷文。

繁华散尽,留下冰冷坚硬的石迹。幽深而安谧的小镇,远离尘嚣,遗世独立。来往的人流,是不是如我,多了几分内心的空旷。

如今的青岩古镇,正裸露着胸襟,向世人展现历史、展示文化、反映古镇发展,这个独具魅力的西南边陲小镇,藉此名扬神州!

风依旧从城墙上劲吹而过,雨依旧打在青石板上。六百年后的一个中午,我打马而来,记下了一个名字。

古镇已醒,再不会让一天天错过。青石上痕迹尚存,我只是岁月打磨下的一分子,唯不足道,但很幸福。

云南民族村

云南的26个民族,各建一个村,在此落户。

是馆藏,是缩影。

村舍错落有致,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园中有园,村外有村,千变万化,五彩纷呈。花红柳绿,依山傍水,碧波粼粼,笙歌不绝,舞影婆娑,每个村皆成人间仙境。

每个村得天独厚,与自然之景浑然天成,花开日日,无四季明显的变迁。每一季,每一刻,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展示和推介是必须的。这是一种推销,生活当中不得不如此。各个场馆的表演,正以一种逼人之势,夺你的视线,注入一种观感。我被动地接受,但真心地惊叹。我惊叹于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和小吃。

在这当儿,我一个大汉族臣民,败于无知和狂妄。

昆明金殿

铜瓦寺是昆明鸣凤山的一道名观。说其是金殿,本身是个夸张,再有钱的吴三桂,也没能力给陈圆圆铸个金身的无量寿佛,250吨的纯铜也够大,够了不起。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舍弃也是要本钱的。这不是一般人所能为,我望而生叹。

人去殿空。大殿只有闲客走来,古钟也只有好奇的人,撞上三两下。到处是斑驳的,古朴的。唯有千百树种,不倦地说绿。

我相信,这里正可以养数种茶花、藻类和古木,也正可养浮躁之人的心胸。

犹如一本经。

一场新雨的傍晚,我正来此。这里被一个硕大的静包围着,我想徜徉于那场迷人春梦,鸡鸣紫陌间,马已踏红尘。剑影横天之下,空山正在邀约我来作伴,仿佛谁在说:先生从何处飞来!绿树上挂满晶莹的雨珠,若泪。

我不求仙,不拜佛,矗立在我面前的是不是金身,我也不想追问。反正,那些金属已回不了家,在它们体内孕育也好,归隐也好,永远离不开一个红。

经历风雨剥蚀,依然气势轩昂的那些景致,真的说出了它们想说的肃穆。

吴三桂在婚姻之上,是有道德底线的,金殿隐藏着他内心重重的恐惧和不安。这一点,比起如今不负责任的男人来说,好过万千。

石林

很多石头,被阳光磨旧,而这里不是,仿佛刚刚出自海底,长得年轻妖冶,开着花。所有的树木、草坪、花朵,皆是石头的陪衬!

像树林一样的山。一定是一个大力士在暗夜将树种错成石。

天造奇观。这里的石头昂首苍穹,直指青天,有着足够的骄傲。是石头铸就的大海,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它们撑起天空,静坐在草地上、蓝湖边,说出昔日倒下的梦。

海枯石不烂,披肝露清胆。那株阿诗玛石,风风雨雨中,翘首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石有语,众人在这里,听得真真切切。

太阳朗朗,灵性的石头在山坡上快乐的生长,你我站在中央,也若石头,朝着高天的方向歌唱。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