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山夜雨
【蒲萍】
(一)
南平玉屏山在沙溪河的上游,一条古老的沙溪河,沿着玉屏山峦。逶迤地向东流去,灌溉着两岸的阡陌田庄,它湍急的流水,在潺潺地流向东海。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玉屏山山势不高,它延伸到别的山脉,锦绣玉屏山山景风光。
南平市政府造福一方,开拓玉屏山公园。公园、玉屏山为一体。山给园林带来锦绣,园林因山,增添着幽静,一座山水园林风光。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幽。给南平人民揽山揽景,一个好去处。一天傍晚,太阳西垂,玉屏山的山风,凉爽怡人,生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我每步入山峦,山风吹过,松林像涛声一样,在山峦中,风过林摇。松针林叶飘飘洒洒地,飘落在水泥山路。
眼眺远处,一轮落日晚霞,在沙溪河的天边。彩霞半天,鳞片般地白云朵朵。人们说:鳞片云会带来雨,给这个晚景深抹了一笔。一片落日的余晖。
鸟鸣林愈静,蝉噪山更幽,远眺南平,山山水水。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尽收眼帘。
一条条山径,蜿蜒到山的深处。幽深林密、壑深陡兀,好像玄学哲理般莫测,它的灵魂在这幽静的山林里。“定光古佛”寺庙。我不敢涉足深处,深处山路,偶会碰到个把人在行走,在这寂静的傍晚。对我来说,一个外面来客,都不知是哪路神仙。
在低处山地,园林公司,都辟有水泥场地。体育用具,活动器材,单杆、双杠、脚动摇摆,手动摇摆——
有很多临近的工人、退休老人,在这清早活动。为工作生活紧张的今天,难得浮生一时闲,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辛苦一生。为事业奔忙着,政府的关照。老人有了自己的世界,给自己人生有了第二个春光。
(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远远传来暮鼓晨钟。磐、钹、鼓的敲击声,伴着阵阵诵经声音,飘了过来。我循着声音走去。在一座红墙碧瓦的诺大的寺庙。这青山翠阁,殿堂座北朝南在山峦中,隐隐约约屹立在那里。在红色的围墙上写着硕大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有洞天福地之感。
我走了进去,这座古庙有历史了,已经修葺过多次,我这次光临,沙石料,还堆积了一隅,要装修侧殿。
庙是清朝道光年间修建,殿堂高大,幽静肃穆。有主持和尚敲着木鱼,嘴里念念有词:沙僧俗家弟子,在顶礼瞑拜。
在这个晚上,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走近了佛家的境界里,他们盯着一双陌生的眼睛,打量着我。夜已经深了,外面下着雨,庙祝斟了一杯茶给我,问道:“有没有用过膳?”我虔诚地一揖,“用过了。”
人生就是这样,天有不测风云。下雨天,留客天。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晚课做完了。一个主持和尚,双手合什地:“南无阿弥陀佛。”他可能看我慈眉善目,请我去他禅舍用茶。我客随主便。
禅舍不大,七八平米,杂乱无章,在桌案上堆放着佛器,一部电话,一张床,床上也无序。他拿着一包铁观音禅茶。我看茶壶、杯一层污垢,这可能是茶垢,斟满了茶,我一饮而尽。
我的随和,触动了他的感处神经,有点相见恨晚的样子,叫我以后常来!我忘记了问他姓什么?何方人士?我只认为相逢何必曾相识,按“禅”理缘来缘去,有佛就是缘,缘生缘尽。我们谈论着人生,谈论着“佛”。谈着禅,他佛理很深,使我折服,他留我寄宿,看来他谈“兴”很浓。要到入夜之意。
我再三告辞,他借我一把雨伞,叫一沙弥送我下山。我在山路上,只听到雨在飒飒的下着,晚风夹带着雨,在茫茫的夜里,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