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错奶
2009-06-27 16:56 | 文/方卿 | 1184次阅读 | 相关文章
那时是大集体。一个骄阳高照的中午。
为使留在稻草上的粮食颗粒归仓,我们生产队公房门前的晒坝上,男女“连介”(一种打草的工具)对抗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那时我才7岁,因母亲的溺爱,还在吃奶。大人们打草,我们这些小孩儿便在打过的草堆上“钻草洞”、“躲猫迷”、“打草仗”……无忧无虑。
每当“连介”对抗赛告一段落,大人们翻完草后,便要坐下来歇息片刻,或喝水,或换“连介”绳,或吸烟筒……这时,我们这些毛孩子便要跑到母亲身边,或坐在母亲的膝盖上,或钻进母亲的衣襟里吃奶。
我从草洞里钻出来,正值大人们歇息。坐在我前面的好像是母亲。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掀开衣襟便躲在里面吃奶。突然,外面的大人们哄堂大笑,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只顾吃自己的奶。吃好后拱出衣襟,才发现不是母亲。原来我错吃了胖婶的奶。胖婶和母亲穿一样的衣裳,包一样的帕子,身胚和母亲差不多,于是我才失了这个“黄”。
从那以后,我见了胖婶就不好意思,总是躲开。也由于那次的吃错奶,使我至今仍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母亲香甜的奶水。
我家原来有一张我9岁时依偎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照片。后来我上小学,怕这张照片给我丢面子,被我偷偷地撕碎了,现在想起来真有些后悔,那便是伟大母爱的见证啊!
想当年母亲四十多岁,奶水充足,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养大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现在母亲八十多岁,瘦身银发,弯腰背曲,从母亲的眼角和脸上的皱纹我们都能读懂母爱的无私。
母亲给我的爱太多了,一桩桩一件件哪能数完?小时候的口中食、身上衣、足上鞋、病时药、学时书——什么东西没有凝聚母亲的爱意?现在,母亲虽然心力耗尽了,不能动弹了,然而,我们知道,我们在母亲的眼里、心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都是不尽的牵挂!(载《黔西南日报》《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