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凋谢的青果
“盈”如果不是中途转学,应该是1990届的高中毕业生。我曾担任过他的高中物理课程,同时兼任他的班主任。中考时,他是来自市区外县的考生,入学成绩不是很好,但品德十分端正。
“盈”告诉我,他读初中时,对物理学科尤其感兴趣,所以高中入学不久,便主动向我提出要求做物理课代表工作。面对学生对班级工作的饱满热情,我欣然应允,同时还任命他小组长的职务。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每次全班同学的物理作业本收得既齐全、又及时。由于他能以身作则并持之以恒,所以他领导的小组,无论在纪律、劳动、还是在卫生方面都能为全班同学做出表率。学期末了,他被评为优秀小组长和优秀课代表。
“盈”的性格很内向,少言寡语,同学关系十分融洽,一直保持着农村学生的质朴和纯真。在那些海阔天空、大发议论的高中学生面前,他常常扮演的是笑容可掬的看客和听众。在校两年期间,他从来没有与任何同学发生过口角,更没有过违反纪律现象发生。
但他在学习上显得很吃力,对新知识的接受比较迟缓,不大适应省重点中学的教学模式和难度,成绩一直不理想。为此,我曾多次找他谈话,当谈到影响自己学习的原因时,他变得吞吞吐吐,委婉地讲出自己的精力很难集中,考虑不该想的问题。我立即意识到,他是遇到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为维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的个人隐私,我不好意思再追根问底。心想:“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才几天不哭鼻子,能懂得什么是爱情?无需多问,定会自消自灭。” 谁知,正是他这脆弱的感情防线的溃败,才在自己人生之路埋下定时炸弹,酿造成他以后的悲剧人生。高二期末,他有五科主要学科总评成绩不及格,根据当时学校教导处的通知,他或者留级或者转学。他选择了后者,回到自己的原籍县城中学继续就读高三。应届高考失利后,他又继续复读,但仍未能如愿以偿。
1993年“盈”中断学业,找到一份不大如意的工作,并结识了一个女朋友,但遭到女方父母的拒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学业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令他万念俱灰,不能自拔,服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时年22岁,撇下家中年迈的双亲。
最近,我刚刚得到“盈”确切离世的不幸消息,心里十分难过,同时深感内疚和遗憾。连日来,他的音容笑貌一直缠绕于心,挥之不去。
回想起来,事情发生那年,他特意来学校向我告别。那天,我因有三个班的六节连排课,实在无法脱身,无奈只在楼道里匆匆忙忙地接待了他。谁知,草草几句寒暄便成为我与他的诀别!话别前,他塞给我一个日记本作纪念,里面还夹着他一张初春的近影。照片上的他,还是那么笑意盈盈,双手倒背肩后,伫立在春天的原野上,一望无际的丘陵山坡上盛开着漫山遍野的山杏花,花海如潮。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意识到,他这次来校是与我诀别的!如今,我真的好后悔,当时如果细心一点,能洞察到这其中的不祥之兆,我一定会劝阻他!六节课又何足挂齿?!
#p#副标题#e#
面对“盈”的初春小照,令人感慨万千,不由联想起朱自清在散文《春》中的一句结束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盈”也热爱春天,也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他正处于人生的春天,也应该有着美丽的人生,但他却没有看到自己人生的希望,就匆匆去了,走的又是何等的悲惨和凄凉?
黄泉路上无老少,但面对自己学生走上绝路,深感内疚和自责,我枉为人师!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我的失职和粗枝大叶错过了许多教育和挽救“盈”的机会。我既没有将他培育成才,也未能挽救了他的生命。平日里,我只顾过问他的学习成绩,却未能体谅和排解他心中的烦恼和忧虑。没能及时指导他应该如何面对不尽人意的人生?在他面前,我应该因材施教,告诉他,高考的独木桥不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人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爱情不是人生追逐的唯一目标,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今,“盈”去了,一切都已是追悔莫及,悔之晚矣!他正值妙龄少年,风华正茂,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到人生的快乐,就匆匆命赴黄泉,令人为之哀叹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