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族子女

2009-04-10 00:08 | 文/清水坊散文|灰色心情 | 2615次阅读 | 相关文章

农民族子女

这是我想写的一个真实故事,她就发生在我身边。

她的母亲是个勤劳贤淑聪慧的农村妇女,父亲病酒嗜烟沉默少语却是个老实本分的高中生。家里生计全赖经营几亩田地和外出打工为生。

3岁时家里添了个男娃,父母尤喜。

长大后她听父亲说,如果不是要个儿子现在他在信用社中上班,家中也会富裕些。

从小到大,她虽不是处处谦让弟弟,倒也很关心护爱她这个小弟。有好吃好玩经常先想到弟弟,弟弟被家人这般娇宠成长着。

家里不富裕,他们啃着咸菜窝头,田里种些青菜,很少买肉食,难得几回也要喊来奶奶。上小学时他们不像别的孩子父母接送,自父亲第一次送她去学校,就没来过。从小就很懂事。

9岁时她们也没吃过冰激凌。

她学习成绩一般,有时也考些好成绩。但弟弟自小聪慧,考试在学校经常名列前茅。所以她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家人料理家务。

16岁时她初中毕业,毅然踏上打工路途,以便贴补家用。

5年的打工生涯磨砺了她坚韧的性格。

22岁时她交了一个男朋友,比他小一岁,是部队退伍军人。家人本来准备给她介绍个富裕人家,她坚持己见,家人没有反对依了她。

结婚不到一年,她们意外出了车祸,怀在肚中几个月的孩子夭折了,弟弟听说很是恼火,却也无奈。后来,上天又赐佑了一个,弟弟劝其小心照顾,家人都甚以前关心,劝她收敛性子小心看护。第二年小家伙出世,一家人沉浸幸福喜悦。

可是祸不单行,偏偏这年她丈夫开车大意撞死一老翁,赔偿15万。为息事宁人,举债赔偿。

25岁时家中条件亦是贫穷,权衡再三,经朋友介绍决意出国务工,合同期限三年,务工期间不能回家。可是工薪倒是优厚,比在家里强上百倍。有人告诉她,出国期间如同软禁,轻易出不得门的,她沉默了……

学习,学习,她辛苦掏出巨资与出国单位签下协议,培训学习几个月,这两天准备东西要离开了。

孩子14多个月,多病体弱,难舍却必须舍却。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才是天下父母之心啊,割舍的伟大。

出国前一天,在婆家摆上酒席,为其饯行。父亲来时喝的酩酊大醉。

母亲回来发现父亲到家便倒头大睡,胡思乱想,云云:三年太久,怕难活这长时间般等待。母亲便告诉弟弟,弟弟心细知道父亲心思,便一边劝慰,一边发来短信,让她第二天走前来家吃饭,以宽父亲之心。她依然淡然一笑,“好啊。”

第二天母亲告诉她,父亲一人哭泣,冥冥而语,甚是悲戚。她淡然一笑答道,三年不过一转眼。可是心里却好难过。

坐火车到上海,乘飞机到R国。三年啊……谁知道以后的事啊,却想道人生几多艰难!

听说,那天与她同行的女孩走时就一直哭,她没有哭。她把心里的痛和爱放在三年里,打上包,作了行囊背上,她想三年后打开它,只要换来幸福眷顾,那时任凭雨泪挥洒。

在离开那天,她发来短信给我:农民族子女,依然是加上浅浅淡淡的笑,我不知如何回复。搜肠刮肚终是未发。心里却是酸楚难受,眼中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心中想着答曰:世外有桃源。

(题者记: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离开故土和思念的亲人,真的是因为外面的世界精彩吗?不然,我想终是缘于他们对“好日子”的向往和对家人的关爱。逃离贫穷,追求梦想,让他们走出了大山或者农村。农民族子女思想淳朴,千百年来靠着对困难的不服输的坚韧性格代代辛苦地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并且前赴后继。每个人心中也都有着桃源蓝图!本文作于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15:43)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