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佛性 弘扬佛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明了;然寺庙香客盈门,红烛高照,烟气袅袅,诸多善男信女跪倒在佛祖脚下,虔诚祈佛,足见佛教文化离我之不远。
我们要敬佛。
端坐在莲花台上的佛祖,雄伟高大,在他面前,我们人类显得何等渺小,我们不得不匍匐在他的脚下,抬头仰望,顶礼膜拜。佛又是多么的伟大,佛就是智慧,佛就是觉悟。佛说因果报应,作善得善果,作恶得恶果,要我们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佛就是这样劝人为善,从灵魂深处调整着人的行为。人心向善,人心皆有善,善,是维系社会的最好的润滑剂,有了善,一切恶念皆远离我们,人世间便有了和睦。善,是阳光,能温暖人心;善,是雨露,能滋润干涸的心田。当善念根植于人心之日,便是世界实现大同之日。
佛说众生平等,让我们明白,高高在上的人类,只是自然界诸多物种之一种,大家彼此平等,我们有何权利屠杀生灵?万物皆有其生存之价值,人与自然宜和谐相处。当蛇被我们赶尽杀绝之时,你可看见老鼠上街游行庆贺?当狼被我们穷追猛打之后,你可看见,鹿爸爸鹿妈妈们高枕无忧,吃了睡,睡了吃,再生一大堆鹿娃娃,啃着越来越少的草儿?此时,我们才明白,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不亦晚乎?
佛说人生是苦,让我们明了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人生需历经重重磨难,方能修得正果。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们尽可以坦然。佛说一切皆空,也并非我们红尘之“空”,可谓“空”而不空。
我们敬佛,但我们不迷信佛。
有求必应,是对佛的误解。佛法无边,是要我们学佛,理解佛的精髓,对人生对世界生通透之心,从而获得快乐。佛法无边,并非说佛能满足我们人世间的一切欲望。如果佛法真无边,有求必有应,那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只要长跪在佛祖脚下,亲吻佛祖的脚趾,无需劳心劳力,就能心想事成,功成名就;相信佛法无边,有求必应,就如同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柏油路上能长出棉花!你祈求佛祖保佑你考上清华,我也祈求佛祖保佑我能考上清华,清华是否得建在太平洋?你祈求名列榜首,我也祈求名利榜首,而榜首只有一个,佛祖怎么平衡,怎么保佑你我?
待佛,要以科学之道。
迷信与科学相毗邻,能解释的,是科学,解释不了的,是迷信。我们敬佛,是因为佛告诉我们人世间的许多道理,遵从佛的指引,我们能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当我们虔诚地跪倒在佛祖脚下,祈求佛祖保佑时,我们为自己获得了一份勇气,获得了一份信心,相信我能行!信心是成功的助推剂,有了信心,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就能披荆斩棘,不捣黄龙誓不休;远离信心,我们会悲悲戚戚,愁绪满怀,神思恍惚,如此怎能与成功结缘?
佛教是教育,是释迦牟尼的教育,我们要弘扬佛教之文化。
修庙,建大佛,扩古刹,为的是普渡众生还是赚得个金玉满砵?佛要救助众生,可那高高的门槛,昂贵的票价,让众生望而却步,佛将他的信徒挡在了门外。小和尚念经尚且有口无心,那些大字识不了一箩筐的大爷大嫂念经能不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地念念有词,并不明了佛的教义,佛教文化如何普及?你看基督的信徒,去教堂做礼拜,听牧师讲道,一本《圣经》成为扫盲教科书,从教堂出来,一个农妇会成为半个老师。基督要你为自己的错误忏悔,基督以他的宽容来让你悔过自新,基督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新生。而那些跪在佛祖脚下的虔诚男女,何时聆听过佛之教诲?当她们他们跪在佛祖脚下时,有几人为了他人而虔心祈祷?佛教也有礼忏之仪式,跟着忏悔的仪轨而念念有词,却并不知晓自己在忏悔,这就如同一个不懂英文的人,嘴里念着repent可心里并不明了“忏悔”之意,他的忏悔之心如何滋生?
广开佛门,接纳众生,净化人心,纯朴民风,这是佛的职责。
佛教也要现代化,如此,才能更好地弘扬佛教文化,造福黎民百姓!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