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也流泪

2011-07-11 10:27 | 文/dajiang | 2119次阅读 | 相关文章

别着急,笑话在最后,流泪在心里,只要你有心。

有人说;道德只宜律己,不宜律人:“你在言行合一中得到了道德陶醉感,这是你自家的事,但是,你不能用自己的道德观去改变他人。”说的似乎有道理,可是心呢?人立于天地间,心更重要。

春秋时楚国有孙叔敖,年少时出门行走,见到了双头蛇,就杀掉并埋了它。回家后就哭了。妈妈问他哭什么?回答说:“都说见到双头蛇的人必死,刚才我见到了,恐怕我要离开母亲去死了。”妈妈又问:“现在蛇在哪里?”说:“怕其他人再看见双头蛇,我杀掉蛇并埋了它呀。”妈妈告慰他说:“我也听说有善心的人上天会赐福,你不会死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孙叔敖之心,可昭日月!

道德,一定与“道”有关。孔子的看法一定是值得我们去学的。春秋时期,鲁国有规定:凡鲁国人出外行走,如果看到有鲁国人沧为奴隶的,可以自己垫钱把他赎回来,待回国后再到官府去报销并领取一定的奖励。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出游,赎出了一个奴隶。回国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又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后来那个被赎回来的人把事情讲给众人听,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人格高尚。

可是孔子听说后,不但没表扬反而严厉的批评了这个学生,责怪他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孔子认为;这个学生的行为得到的好评是“小义”,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回来的“大道”。我们有理由佩服;孔子之德,大道恢宏。

道德,《百度百科》解释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孔子之道德,重在修心。心才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

子贡问老师:“大家都认为他好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可以的。”子贡又问:“大家都认为他不好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可以,有道德的人应该是:有善心的人说他好,不善的人说他不好。”孔子把大家都认为好的人称之为“乡愿”说:“乡愿,德之贼也。”小偷窃财物,“乡愿”偷人心,所以孔子深痛恶绝。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理解为:好人说你好,坏人也说你好,那你就是小偷加混蛋——乡愿。所以,到处贴标签“我是好人”没用,你得有勇气让坏人说你坏才行。想做好人,就得修心。我们没理由相信;“乡愿”要得?

有人问:“中国最大的乡愿是谁?”正说道德修心那,踩我脚啦!看看小沈阳的小品好不好,“到底是有啊?还是没有啊”。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