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2013-08-29 11:02 | 文/纸上江南 | 1947次阅读 | 相关文章

日子过得真快,不觉就到七夕。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怎么也算个传统节日。再加之从小就听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初七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当然这一天也是比较浪漫的。

喜欢在星空下听美丽的传说,看炫目的花火。儿时,晚饭后,在突兀的葡萄枝下,窃听牛郎织女的情话,眺望鹊桥边的重逢。于是,在我印象中,每每七夕都会下雨。他们说,那都是他们相见时喜悦的泪水。

很多天前,就有人问我七夕怎么过。我说路过。对于这个回答,他们起初以为好笑,随后便开始安慰起我。说的最好的一句就是,美好的爱情总会姗姗来迟。言下之意,是让我等待,实不相瞒,等待的确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信仰。其实,我未曾遇见过谁,谁也没有遇见过我,我们只是像窗外的花草一般兀自长大的。

昨夜,听说有流星雨从天空划过。这又无疑给美丽的节日献上一份久违的感觉。莫非,天宫真有此番传奇,要隆重祝贺。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爱情有时徒有虚名,不过是一场宿命。

我不知道多少人是因为爱了而不再寂寞,还是爱过才会懂得何谓寂寞。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我曾经无数次的感怀于《庄子·大宗 师》的一席话:“泉涸,鱼相与处 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 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 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 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 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 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 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

曾经以为相濡以沫才是真正的爱情。并常将它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词语放在一起。后来经过英语的翻译方才了解一些它的独特之处。Helping one another in difficult 。在经历了一些东西以后,我不禁感慨自己的年少无知。记得梁启超曾说过:“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

我不知道何时喜欢上庄子的文章,也许常被他的冯虚御风所感动。只是无意中又想起关于他和相濡以沫的一段传说,我也不时的将他的故事和牛郎织女在一起思索。

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 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 粮。监河侯许诺秋后再借,庄子说这是远水 不解近渴就回家了。妻子让他再去别的地方 借,他说要像车辙里的鲫鱼一样相濡以沫过 日子,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泪,领取休书后,不 久,就嫁给阔佬,然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 活。

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为了生存,两 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这样 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 这样的生存 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 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 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 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 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 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故事只是人们虚幻的,传说也有其不可信之处。其实,真实的情况是: 海水总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 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要相忘于江湖。 是啊,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不若相忘于江湖。

罗兰·巴特曾说:“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哀不是一场幻觉。”那么我又能否会说,口水的存在,是为了证明爱情不止是一次神话?

能够忘记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而如 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 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 无奈。 “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 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 泊的心境吧。 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爱的时 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 之手,幸福终老。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 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 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 东西。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许这一生最 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许 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 水长流地把风景看透。

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 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我们学着看 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把你深深埋 藏,藏到岁月的烟尘企及不到的地方。 只是,只是为什么在某个落雨的黄昏, 在某个寂寂的夜里,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 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 掉。 我,曾经,这样爱你;我,曾经以为, 你是幸福的原因。 现在,回头想想我们的过去。 那曾经 以为的相濡以沫是什么? 相濡以沫 又谈何容易?

世间也许有两种可以称之为爱的情感, 一种是相濡以沫,一种是相忘于江湖。

——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相信爱的人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