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捎带爱情话题

2013-09-22 01:25 | 文/紫陌尘事 | 1929次阅读 | 相关文章

什么是酒?捎带爱情话题

刘工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解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还有一种是“造”(古时造读作就)。意思是,好事坏事都是酒引起的。今晚我没有喝酒,不借酒话谈谈什么是酒?也许有趣。

酒,是一种浪漫而神奇的饮料。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歌之、饮之,也有恨之、禁之。酒,一定还有它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什么是酒?就象总有人在问什么是爱情?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猜题,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如果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只好说:爱情是一个发烧的人传染给另一个渴望与之一起发烧的人。酒与喝酒的人,大概也是如此吧,所以酒与爱情容易醉。

我的意思是,酒与爱情同属吗?大概是的。酒是粮食经过发酵、蒸馏、勾兑成的一种水溶液,这是酒的物质。爱情也是如此,缺了物质,爱情就是梦话。如果说,酒杯里的酒是静态的,那么肚子里的酒就是动态的,使之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有酒。中国人喝酒,酒是友谊,是故事的发源地,是生活中纠结与释放的浓缩,也是人生美丽的点缀。有一次,我参加一顿饭局,有个女人劝领导喝酒,领导推辞,这个女人彬彬有理的对领导说: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领导举杯道: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话音刚落,这位领导的秘书举杯道:危难之处显身手,我陪妹妹喝杯酒……。就这样一来一往,斤把酒就忽悠下去啦。

记得前些天,老家村上的领导来城里请客。一开席,有位仁兄就先告知不喝酒。村领导急了,脱口道: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这话一出,我想这下子好了,酒是喝不下去啦,事也甭办啦。可没想到,村领导接着说:我们村上干部喝烧酒,说骚话,做骚事。朋友,甭和我们村干部一般见识,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嘿!结果这位斯文的仁兄喝趴下了,之后与老家村上的领导好着呢。不过,事办得如何,我全然不知。

其实,最早的酒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后来,可能是先人发现酒可让人短暂的兴奋,又是让人飘飘然的好东西才饮用的。此后,酒就成了流动在各种颜色液体里的历史,又有了“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感叹。不过,在一个“酒”字背后,我们又看到了太多的英雄泪,始终觉得这个酒里的世界,是一个无法言说的喜乐与悲伤的世界。诸如:李清照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就折腾多少人为此多愁善感,更甭说“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的率真寂寞的心境,“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叹时光流逝的惋惜怀旧。

我前面说:酒与爱情容易醉。这句话是我酒醉时总结的,但我酒醒后才知道醉酒是最难忘的,此后再醉也就麻木了,其余未感。由此箴言:人生如酒,有什么样的酒,就有什么样的瓶;爱情如醉,有什么样的醉,就有什么样的戏。再理论酒是什么?我也真的说不明白。虽说,我是个酿酒的过客,不大喜欢有目的的喝酒,只喜欢了无牵挂的喝酒,喜欢喝得半醉时那种感觉,喜欢那种舌头发硬还喋喋不休的感想。为此,我喜欢喝酒,也就学会了酿酒。有人说:因为喝酒,所以孤独;因为孤独,所以喝酒。照此理,酒喝到最后,却不知道喝的是酒还是孤独。这说明酒文化是体验和情绪的文化,酒文化就是潜意识里的体验感受。

酒是喝的,当然也有藏的,如果你感到孤独你就喝点,如果不喝,你就孤独求败吧;爱情是品的,当然要结果的,如果你要传宗接代就找个身强力壮的,如果讨厌,你就孤芳自赏吧。如今,效仿古人饮酒作诗的酒局,恐怕不多见了。古诗云:“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古人是很清楚饮酒不但解不了心中忧愁,反而有雪上加霜之功效。情诗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从这些字里行间里,爱情爱到底都是未解题,故而自古爱情都死在花轿上。

在唐代,有嗜酒的八个男人,他们是贺知章、李适之、李王进、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这八位一但到齐,都是气味相投,而且都是喝酒不要命的酒友。杜甫为此一乐,专门写了一首《饮中八仙歌》。诗的最后一句:“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而焦遂则为平民,且以嗜酒闻名列其中,不能不称其酒仙。在明末清初,秦淮八艳则是八个女人,其艳名都和当时许多高官、名士、将领有着说不清的瓜葛,演绎的都是富贵温柔的怀抱事。尽管后生政治文人说“八艳”是被压迫在社会底层的妇女,粉饰她们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但是,这种无稽之谈,能让略微清醒点的后人相信吗?虽然,“八艳”的结局让后人探究不尽,且也相怜不止,可结果她们中有为夫家家产上吊自杀的、有皈依佛门的、有痴情苦等的、有抑郁终生的、有香消玉损的,当然也有个别“幸福”终身的。

酒,自古还没有任何一种饮料,能有如此这般旺盛的生命力。那水之形,火之性的特质浸润了整个社会,形成了特有的酒文化。气场是寻常百姓家,浊酒一碗,舒筋活血,有去忧解乏的功效,自不必说。在那些具有审美眼光和生活情趣的文人笔下,更是给酒添上了一圈圈光环,使酒不单是口舌之享受,而且成了精神寄托之寓所,才智灵感发生之灵丹。就此,平民馋酒也罢了,文人嗜酒也不论了,而最厉害的是叱咤风云,心机诡秘的政治家,则视酒为“政治饮料”,无论是外交,还是内政,无论是劳军,还是治吏,常以酒搭“桥”,以酒润滑。

由此,说白了酒就是一种媒介,作为一种交际物质,酒发挥了独特的社会与人际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的奥妙,也有助于酒文化的次生。假如,捎带爱情的话题,扯多了就是一种草拟的合约,签约的是生活账单,不是心灵的重量。所以,爱情的诗里,酒最浓、酒最烈,也最辣最苦。

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