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说与谁听
习总“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说与谁听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18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充分展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推进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从深层次阐述了党员干部增强自身免疫力。对于强健党的肌体,增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性,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高度,阐明了为官清正与政府清廉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诠释了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新理念、新思路,意义深远,发人深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官员腐败的一般规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2012年12月到2014年6月,约有30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接受组织调查。一系列腐败案件几乎无一例外地表明,极少数党员干部之所以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中,成为物欲、利欲、贪欲的俘虏,往往就是因为宗旨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自身免疫力下降。“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是对党内少部分意志不坚定者的警醒。近两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系列腐败案件被查处,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有力地震慑了敢越雷池者。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就是在如此声势浩大的反腐败形势当中,还是有人敢于贪污受贿,有的人居然是身居高位、受党培养和教育多年的高级干部,这就不得不让人警醒。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代表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水火不容的决心,一些意志不坚定和徘徊的人必须引以为戒,否则一步踏错终身错。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于7月3日、4日到内蒙古调研,召开部分省市巡视工作座谈会。从新闻报道画面来看,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座谈会场上表情凝重,并且还敲桌。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巡视发现的问题印证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警示我们要把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目标任务,须臾不可懈怠。” 他敲桌也是在郑重提醒全党,当前的腐败形势相当复杂严峻,还有不少“老虎”、“苍蝇”需要打掉。
“物先必腐,而后虫生”还告诫我们务必要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执政能力。不仅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为官清正,各级党政部门也要不遗余力地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廉洁政府,促进政治清明。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严明吏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做到有腐必反、反腐必严,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手软,彻底铲除腐败赖以滋生的土壤,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习总书记强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既是对中外政治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党内少数意志不坚定者的警醒,也是对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要求。“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每个党员干部要时刻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强化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我们要大力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坚持慎独,自重自省,使自身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律己廉为首,治国法为先。我们要以党章为镜子,经常照照自己,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把公道正派作为一种境界,把甘当人梯作为一种追求,把谦虚谨慎作为一种品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主动做到视“理想高于天”,视“责任重如山”,视“纪律真如铁”,自觉做到说话心口如一,办事知行统一,为人表里如一;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真正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不断增强感召力、影响力。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戒律,规范言行,严于律己,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做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多为人民办实事和办好事,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扎实工作!